[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智能头盔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93922.9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68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全;吴子霖;李治强;许胜;黄跃;邢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红翼前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B3/04 | 分类号: | A42B3/04;A42B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黎飞鸿;冯振华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酒***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智能 头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智能头盔,包括:头盔主体(1),以及设置在头盔主体(1)上的AR眼镜(6)、微光夜视仪(3)、红外热成像仪(4),以及脑后板(2),其中,所述脑后板(2)与微光夜视仪(3)、红外成像仪、AR眼镜(6)通过数据线连接。通过本申请的处理方案,集成了微光夜视仪、红外热成像仪、AR眼镜和核心采集处理模块脑后板,能够同时满足士兵不同环境下的多样化作战需求,结构布局合理,减少视频穿戴设备数量,提高作战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化系统外部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头盔。
背景技术
军用头盔为用于野外作战时保护头部的单兵防护装具,士兵在执行任务时,需要佩戴夜视仪、红外仪、通讯设备等,但这些设备通常需要手持,导致士兵不能用两只手同时作业,使士兵开展作业非常不方便,影响作业的效率。
现有军用头盔功能较少,除基础的功能防弹抗冲,或在盔体上安装照明、通讯、缓冲块、夜视仪等设备,无法满足多样环境和多样功能的需求,在一些复杂环境中无法全面采集信息,做到数据交互。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头盔。
一种多功能智能头盔,包括:头盔主体,以及设置在头盔主体上的AR眼镜、微光夜视仪、红外热成像仪,以及脑后板,
其中,所述脑后板与微光夜视仪、红外成像仪、AR眼镜通过数据线连接,实现信息的采集与交互。
优选的,所述微光夜视仪和红外热成像仪分别可拆卸固定在头盔主体上。
更优选的,所述微光夜视仪和红外热成像仪分别通过卡扣固定在头盔主体上。
优选的,所述脑后板与头盔主体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头盔主体前侧还固定有用于夹持AR眼镜的翻转支架。
优选的,所述翻转支架通过卡扣与头盔主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AR眼镜外侧连接有护目镜,具有遮光作用,确保AR眼镜正常显示,并保护人眼和AR眼镜。
优选的,所述护目镜与AR眼镜通过卡扣连接,便于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微光夜视仪利用微弱光照下目标所反射光线,通过像增强器在荧光屏上增强为人眼可感受的可见图像,以观察和瞄准目标。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热成像仪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红外热像图,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脑后板处理夜视和热成像信息,经过转换显示在AR眼镜的目镜上。
进一步的,AR眼镜两个镜片都有高清投影仪,能够显示地图和虚拟场景,无需屏幕,就可以实现信息交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集成了微光夜视仪、红外热成像仪、AR眼镜和核心采集处理模块脑后板,能够满足不同环境下多样的功能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多功能智能头盔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多功能智能头盔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多功能智能头盔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多功能智能头盔的右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红翼前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红翼前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939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清淤淤泥收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双触点弹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