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均匀点亮的悬浮式厚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97039.7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13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祥;吴磊磊;张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迅驰车业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32 | 分类号: | F21S41/32;F21S41/33;F21S41/36;F21S41/365;F21S41/141;F21S43/31;F21W102/20;F21W103/00;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镇江禹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11 | 代理人: | 曾倩莹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匀 点亮 悬浮 式厚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均匀点亮的悬浮式厚壁结构,包括壳体、悬浮式厚壁、第一厚壁件、第一PCB板、第二PCB板和第二厚壁件,所述悬浮式厚壁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前端,且悬浮式厚壁上设置有第一全反射面、第一出光面和第一入光面,所述第一厚壁件和第二厚壁件分别设置在悬浮式厚壁后端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厚壁件的后端设置有第一PCB板,所述第一厚壁件上设置有的第二出光面、第二全反射面和第三全反射面,所述第二厚壁件的后端设置有第二PCB板,且第二厚壁件上设置有第三出光面,利用多重光学结构对光线进行准直,多次折射,全反射,实现一般光学系统无法实现的悬浮式厚壁造型,整体成本无明显上升,同时可以达到均匀一致的点亮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均匀点亮的悬浮式厚壁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LED灯一般与反光碗配合,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杂散光线,提高了投照亮度及投照距离,但是会造成刺眼的效果,严重影响对面来车的正常行驶,安全隐患极大,同时照在路上的光线分布不均匀,车灯厚壁件是一种光学透镜,用反光碗把灯珠的光线汇聚在透镜的焦点位置,然后经过透镜将光线均匀分散。
随着LED在车灯上的应用越来越频繁,车灯造型也向扁平化,线条化转变。造型从块状区域,逐渐向线条语言立体化发展。立体式造型虽然有着优秀的静态效果,但同时立体式造型必然需要在灯体内部增加极深的空间来实现造型的线条语言。而在造型的边缘处,常常由于灯体空间受限,需要牺牲造型或是牺牲点亮的均匀性,难以兼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均匀点亮的悬浮式厚壁结构,达到保证造型的同时得到均匀一致的点亮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均匀点亮的悬浮式厚壁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悬浮式厚壁、第一厚壁件、第一PCB板、第二PCB板和第二厚壁件,所述悬浮式厚壁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前端,且悬浮式厚壁的顶端面设置有第一全反射面,所述悬浮式厚壁的前端面为第一出光面,悬浮式厚壁的后端为第一入光面,所述第一厚壁件和第二厚壁件分别设置在悬浮式厚壁后端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厚壁件的后端设置有第一PCB板,所述第一厚壁件的上下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的第二全反射面和第三全反射面,所述第一厚壁件靠近悬浮式厚壁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二厚壁件的后端设置有第二PCB板,且第二厚壁件靠近悬浮式厚壁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出光面;所述第一厚壁件设置在第二厚壁件的上方,且第一厚壁件的底端和第二厚壁件的顶端呈台阶式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悬浮式厚壁的边缘处设置有造型饰圈,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灯罩。
优选的,所述第一全反射面、第二全反射面和第三全反射面和对经由第一厚壁件准直的光线进行全反射,所述第一出光面、第二出光面、第三出光面和第一入光面对光线进行校正出光及收光。
优选的,所述第三全反射面分别与第一全反射面、第二全反射面相互配合构成二次全反射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全反射面、第二全反射面、第三全反射面、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第二出光面和第三出光面的表面均设置有光学微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入光面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第二出光面和第三出光面互相存在角度配合。
优选的,所述悬浮式厚壁、第一厚壁件和第二厚壁件均为透明材料。
优选的,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上设置有若干LED光源,所述第一厚壁件和第二厚壁件靠近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的一侧设置与LED光源一一对应的聚光器,且LED光源分别位于聚光器的焦点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迅驰车业江苏有限公司,未经迅驰车业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970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