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氨氮Cu-EDTA络合物废水与磷酸废水处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02388.3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87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新和顺环保(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9/14;C05B7/00;C01B25/45;C02F103/16;C02F101/38;C02F101/1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余莹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氨氮 cu edta 络合物 废水 磷酸 处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氨氮Cu‑EDTA络合物废水与磷酸废水处置系统,包括离子交换柱,所述离子交换柱连接有废水进管、再生液槽、洗脱液出管、处理后水出水管,离子交换柱的离子交换树脂采用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所述离子交换柱还连接有过滤柱,所述过滤柱连接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设有镁源添加口、磷源添加口、pH调节口以及出水口。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处理废水、回收铜和EDTA及分离Cu‑EDTA与游离EDTA等多种目的,还能解决氮的回收和二次污染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并实现以废治废、节约成本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氨氮Cu-EDTA络合物废水与磷酸废水处置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镀行业中已广泛地采用EDTA等有机络合剂来替代剧毒的含氧电镜工艺,这可避免对操作人员及环境造成的直接毒害。但同时在电镀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含金属络合物的废水。这种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以非常稳定的络阴离子形式存在,使这种废水的处理成为难点。
由于含铜废水排放量大,而金属铜经济价值较高,若能在将含铜废水处理至达标排放(低于0.5mg/L)的同时回收废水中的铜,既有利于环境治理,又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目前,含铜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膜分离法、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其中,离子交换法具有具有分离选择性好、净水效果好、浓缩倍数高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因而在含铜废水处理及铜资源回收中备受关注。
离子交换树脂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已有较长的历史,而用于回收废水中的铜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根据所含官能团的性质,离子交换树脂可分为强酸、弱酸、强碱、弱碱、螯合、酸碱两性和氧化还原等七个类型,常见的为前五种。在废水中,有游离铜和络合铜两种形态,应根据铜的存在形态和水质状况,选取适宜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处理。
高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化肥、焦化、石化、制药、食品、垃圾填埋场等,氨氮废水的一般的形成是由于氨水和无机氨共同存在所造成的,一般pH在中性以上的废水氨氮的主要来源是无机氨和氨水共同的作用,pH在酸性的条件下废水中的氨氮主要由于无机氨所导致。废水中氨氮的构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氨水形成的氨氮,一种是无机氨形成的氨氮,主要是硫酸铵,氯化铵等等。
氨氮废水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吹脱法、沸石脱氨法、膜分离技术、MAP沉淀法、化学氧化法、生物脱氮法、传统和新开发的脱氮工艺有A/O,两段活性污泥法、强氧化好氧生物处理、短程硝化反硝化、超声吹脱处理氨氮法方法等。
MAP化学沉淀法针对高氨氮废水有较好的处置效果,原理是向氨氮废水中投加含Mg2+和PO43-的药剂,使废水中的氨氮和磷以鸟粪石(磷酸铵镁)的形式沉淀出来,同时回收污水中的氮和磷,适用于处理氨氮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氨氮Cu-EDTA络合物废水与磷酸废水处置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废水处理困难、资源无法回收利用、处理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氨氮Cu-EDTA络合物废水与磷酸废水处置系统,包括离子交换柱,所述离子交换柱连接有废水进管、再生液槽、洗脱液出管、处理后水出水管,离子交换柱的离子交换树脂采用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所述离子交换柱还连接有过滤柱,所述过滤柱连接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设有镁源添加口、磷源添加口、pH调节口以及出水口。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再生液槽内装有NaCl溶液。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NaCl溶液浓度为10%。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镁源添加口添加的镁源为氧化镁。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磷源添加口添加的磷源为高磷酸废水。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pH调节口具有两个,分别用于投加石灰乳和液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新和顺环保(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新和顺环保(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023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肿瘤放疗的头颈部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角度固定的钣金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