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折损功能的电缆箱检测线束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03774.4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10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程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昌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20 | 分类号: | G01R1/20;H02G3/08;H02G3/04;H02G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汇知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83 | 代理人: | 张熔舟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办事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折损 功能 电缆 检测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折损功能的电缆箱检测线束组件,包括线束本体、防护套、安装板、泡沫胶、定位条、弧形压紧板和锁定机构,所述防护套套接在线束本体一端的外壁,所述安装板设置在线束本体外壁的一端,所述安装板远离线束本体的一侧固定有泡沫胶,两个所述定位条对称固定在安装板靠近线束本体一侧的中部,且线束本体位于两个定位条之间,所述弧形压紧板通过轴销转动连接在安装板靠近定位条一侧的下端,且弧形压紧板与线束本体相配合;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避免线束与连接头连接处发生损害,提高了线束本体的使用寿命,且安装板与线束本体之间的拆装过程快速方便,能够便于后续对线束本体进行检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箱检测线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折损功能的电缆箱检测线束组件。
背景技术
线束是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为了便于安装、维修,确保电气设备能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将全车各电气设备所用的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电线通过合理的安排,将其合为一体,并用绝缘材料把电线捆扎成束,这样既完整,又可靠,由于传统的电缆箱检测线束组件通常容易在于连接头连接位置处发生折断,因而现在的电缆箱检测线束组件通常会在其连接连接头的端部位置设置橡胶的防护套,从而能够有效地保护线束组件,大大降低其折断的风险;
虽然现有的电缆箱检测线束组件通常具备防折损的功能,但是由于线束是通过将多跟线捆扎在一起而组成的,其重量一般较为重,通常其两端通过连接头与设备连接后,线束的中部位置都是直接悬空放置在电缆箱内侧,而随着汽车使用时产生振动导致线束在电缆箱内上下振动,从而容易拉扯线束与连接头的连接端,造成线束与连接头连接端被拉扯开,从而造成损坏,极大的降低了线束的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具有防折损功能的电缆箱检测线束组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折损功能的电缆箱检测线束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折损功能的电缆箱检测线束组件,包括线束本体、防护套、安装板、泡沫胶、定位条、弧形压紧板和锁定机构,所述防护套套接在线束本体一端的外壁,所述安装板设置在线束本体外壁的一端,所述安装板远离线束本体的一侧固定有泡沫胶,两个所述定位条对称固定在安装板靠近线束本体一侧的中部,且线束本体位于两个定位条之间,所述弧形压紧板通过轴销转动连接在安装板靠近定位条一侧的下端,且弧形压紧板与线束本体相配合,所述锁定机构固定在安装板靠近弧形压紧板一侧的上端,用于对弧形压紧板压紧在线束本体上的状态进行锁定;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连接套、限位块和限位槽,两个所述连接套对称固定在安装板靠近弧形压紧板一侧的上端,且两个连接套分别位于弧形压紧板上端的两侧,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连接套的内侧,所述限位块靠近弧形压紧板的一端呈弧形设置,且限位块位于弧形面一侧的上端呈斜面设置,两个所述限位槽对称开设在弧形压紧板上端的两侧,且限位块与限位槽卡接。
优选的,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一弹簧、滑套、压动板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在限位块远离限位槽的一端,且第一弹簧远离限位块的一端与连接套的内壁固定,所述滑套固定在安装板靠近弧形压紧板一侧上端的中部,所述压动板滑动连接在滑套的内壁,且压动板底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块的斜面挤压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等距固定在滑套的内壁,三个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滑套的一端均与压动板固定。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靠近压动板一侧的下端固定有捏紧板,且捏紧板位于压动板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压动板的顶部以及捏紧板的底部均等距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定位条靠近线束本体的一端开设有倒角。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靠近定位条一侧的中部固定有第一摩擦垫,所述第一摩擦垫与线束本体的外壁挤压接触。
优选的,所述弧形压紧板内壁的中部固定有第二摩擦垫,所述第二摩擦垫与线束本体的外壁挤压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昌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昌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037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区式晶体管老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混合器及具有其的汽车后处理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