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光伏网格黑化金属网格的触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04722.9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14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林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H02J7/3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爱珍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汕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光 网格 金属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光伏网格黑化金属网格的触控结构,包括玻璃盖板和金属网格触控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玻璃盖板和金属网格触控层之间的光伏网格层,所述光伏网格层与所述金属网格触控层的网格形状相重合。该触控结构采用光伏网格黑化金属网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光伏网格黑化金属网格的触控结构。
背景技术
金属网格触摸屏凭借其低电阻、一体化、制程简单的优势在市场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超低电阻的特性使得其能在中大尺寸显示产品中得到很好的运用,并且还能支持主动笔。
但由于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反光率,金属电极网格容易反射光线而形成底影和摩尔条纹等显示问题,因此需要通过黑化工艺来降低其表面反光率。黑化工艺指的是在金属电极网格的表面上重叠一层低反金属网格(一般为氧化金属网格),形成复合金属网格,在制作时,需要在溅射金属靶材以形成金属薄膜的同时,往溅射腔室内通入氧气,使金属薄膜的表面氧化而在其表面上形成一层氧化金属薄膜,最后进行网格线的刻蚀。这项工艺的难度极高,困难在于控制通入溅射腔室内的氧气浓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结构,采用光伏网格黑化金属网格。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采用光伏网格黑化金属网格的触控结构,包括玻璃盖板和金属网格触控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玻璃盖板和金属网格触控层之间的光伏网格层,所述光伏网格层与所述金属网格触控层的网格形状相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网格层包括设置于所述玻璃盖板上的阳极层、设置于所述阳电极层上的光伏功能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光伏功能层上的阴极层,所述光伏功能层呈网格状且与所述金属网格触控层的网格形状相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阳极层和阴极层呈与所述光伏功能层相重合的网格状或呈与所述玻璃盖板相重合的薄膜状。
进一步地,所述阴极层为金属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网格触控层包括设置于所述光伏网格层上的第一触控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上的第一绝缘隔离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隔离层上的第二触控电极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横向并列的多条第一金属线,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纵向并列的多条第二金属线,各条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在空间上交错形成网格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横向并列的多条第一金属网格线,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纵向并列的多条第二金属网格线,各条第一金属网格线和第二金属网格线在空间上交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和第二触控电极层为银电极、铜电极、铝电极或钼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兼作所述光伏网格层的阴极层。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网格层与所述金属网格触控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隔离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触控结构具有相互重合的光伏网格层和金属网格触控层,所述光伏网格层能够吸收透过所述玻璃盖板的环境光线,不仅能够产生电能为电子设备进行充电,还能减少抵达所述金属网格触控层的光量,兼作所述金属网格触控层的黑化层,减轻所述金属网格触控层因反射环境光线而引起的底影和摩尔条纹,所述金属网格触控层还能将透过所述光伏网格层的环境光线重新反射回所述光伏网格层上进行二次发电,提高了所述光伏网格层的发电效率,所述光伏网格层和金属网格触控层在功能上起到协同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047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温棒
- 下一篇:一种配电柜用固定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