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棚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07142.5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6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王文考;周二友;王景标;黄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能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F16L3/10;F16L3/23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佟林松 |
地址: | 1023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棚支护结构,管棚支护结构包括支撑架、支撑管和固定组件,支撑架呈拱形结构,支撑架上设有多个连接孔,各连接孔沿拱形结构的周向间隔设置,支撑管的数量与连接孔的数量一致,并且支撑管对应穿过连接孔设置,固定组件的数量与支撑管的数量一致,支撑管通过固定组件与支撑架固定。具体地,各支撑管分别穿设在支撑架的连接孔内,支撑架呈拱形结构,使得多根支撑管形成拱形结构的承载棚,每一个支撑管均通过一个固定组件与支撑架连接固定,通过设置固定组件,从而避免了支撑管的移动,进而保证了向支撑管内压入混凝土或灌入水泥浆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的管棚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在对一些山区进行开发时,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山体建设隧道。为防止隧道或地下硐室开挖引起的地表下沉和围岩松动,开挖掘进前沿开挖工作面的上半断面设计周边打入厚壁支撑管,以在地层中构筑临时承载棚防护,在临时承载棚防护的防护下进行开挖,以保证施工的安全。为了增加支撑管的刚度,通常向支撑管内压入混凝土或灌入水泥浆。
现有技术中,支撑管能够在空洞内发生移动,不利于向支撑管内压入混凝土或灌入水泥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如何避免支撑管移动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管棚支护结构,所述管棚支护结构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拱形结构,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多个连接孔,各所述连接孔沿所述拱形结构的周向间隔设置;
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数量与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一致,并且所述支撑管对应穿过所述连接孔设置;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数量与所述支撑管的数量一致,所述支撑管通过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支撑架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棚支护结构,各支撑管分别穿设在支撑架的连接孔内,支撑架呈拱形结构,使得多根支撑管形成拱形结构的承载棚,每一个支撑管均通过一个固定组件与支撑架连接固定,通过设置固定组件,从而避免了支撑管的移动,进而保证了向支撑管内压入混凝土或灌入水泥浆。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棚支护结构,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第一弧形板;
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板与所述第一弧形板之间形成有供所述支撑管穿设的通道;
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另一端配合,以使所述通道的内壁抵靠在所述支撑管的外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紧固件为蝶形螺钉,所述第一安装孔为第一螺纹孔,所述蝶形螺钉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
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另一端;
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另一端,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支撑管配合时,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凹槽,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磁性块,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支撑管配合时,所述磁性块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凹槽磁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能地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能地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071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