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丝垫圈折弯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07885.2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02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昌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拓邦螺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20 | 分类号: | B21D53/20;B21D11/10;B21D1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安利营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丝 垫圈 折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丝垫圈折弯机,涉及到折弯机领域,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缸和固定块,所述气缸的下方设有主压块,主压块的底侧设有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本实用新型中,螺丝本体由振动盘经轨道自动下料,并输送至下料轨道上,启动气缸,气缸运行能够带动气缸推动塞移动,并带动主压块移动,主压块移动带动固定套筒移动,固定套筒移动后,能够带动第一压块向下移动,移动时,能够将螺丝本体的头部进行压住,设置的第一复位弹簧,能够让固定套筒下压时有一定的压缩空间,主压块移动带动第二压块移动,第二压块移动后,能够将垫圈垫片进行弯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丝垫圈折弯机。
背景技术
折弯(Bending)—金属板料在折弯机上模或下模的压力下,首先经过弹性变形,然后进入塑性变形,在塑性弯曲的开始阶段,板料是自由弯曲的随着上模或下模对板料的施压,板料与下模V型槽内表面逐渐靠紧,同时曲率半径和弯曲力臂也逐渐变小,继续加压直到行程终止,使上下模与板材三点靠紧全接触,此时完成一个V型弯曲,就是俗称的折弯。
螺丝是利用物体的斜面圆形旋转和摩擦力的物理学和数学原理,循序渐进地紧固器物机件的工具,螺丝上通常设置有垫圈,垫圈在生产后,需要对其进行弯折,传统的弯折大多采用人工手动弯折的方式,费时费力,生产速度慢,因此需要一种螺丝垫圈折弯机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丝垫圈折弯机,以解决螺丝是利用物体的斜面圆形旋转和摩擦力的物理学和数学原理,循序渐进地紧固器物机件的工具,螺丝上通常设置有垫圈,垫圈在生产后,需要对其进行弯折,传统的弯折大多采用人工手动弯折的方式,费时费力,生产速度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丝垫圈折弯机,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缸和固定块,所述气缸的下方设有主压块,主压块的底侧设有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所述操作平台的顶侧安装有下料轨道,下料轨道的顶侧放置有多个螺丝本体,多个螺丝本体上均设有垫圈垫片,垫圈垫片与第二压块相适配,螺丝本体与第一压块相适配,所述固定块的上方设有气泵,气泵的下方连接有气体带动块,气体带动块的下方设有挡块,挡块与螺丝本体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主压块的底侧安装有固定套筒,第一压块的顶端延伸至固定套筒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套筒的顶侧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顶侧开设有凸型挤压孔,气体带动块的底端活动贯穿凸型挤压孔并固定安装在挡块的顶侧,凸型挤压孔内设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套接在气体带动块上。
优选的,所述气泵的一侧连接有气管,气管的一端与气缸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主压块的顶侧安装有气缸推动塞,气缸推动塞安装在气缸内。
优选的,所述操作平台的顶侧安装有斜凸台,下料轨道安装在斜凸台的顶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螺丝本体由振动盘经轨道自动下料,并输送至下料轨道上,启动气缸,气缸运行能够带动气缸推动塞移动,并带动主压块移动,主压块移动带动固定套筒移动,固定套筒移动后,能够带动第一压块向下移动,移动时,能够将螺丝本体的头部进行压住,设置的第一复位弹簧,能够让固定套筒下压时有一定的压缩空间,主压块移动带动第二压块移动,第二压块移动后,能够将垫圈垫片进行弯折;
本实用新型中,主压块在向下移动的同时,气泵也会运行,并带动气体带动块向下移动,气体带动块移动带动挡块向下移动,挡块移动后,能够对后面的螺丝本体进行一个阻挡,从而实现有序的进行弯折,设置的第二复位弹簧,也让气体带动块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移动空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拓邦螺丝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拓邦螺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078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