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流道的水润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11406.4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89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陆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金泰工程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20 | 分类号: | F16C33/20;F16N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勤学 |
地址: | 314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流道 轴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流道的水润轴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多流道的水润轴承,包括外衬套、内衬套,所述内衬套开设有若干条沿内衬套轴向排布的导水槽,所述内衬套内壁开设有若干条呈螺旋状的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与第二导流槽螺旋方向呈反向,所述第一导流槽与第二导流槽呈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槽及第二导流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导水槽的深度。本实用新型实现减少水中颗粒物质在轴部与水润轴承之间缝隙存留时间,减少轴部或水润轴承的磨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润轴承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多流道的水润轴承。
背景技术
水润轴承是指轴承直接在水中使用,不需要任何密封装置。轴承由水润滑,不需要润滑油或润滑脂,消除了对水污染的危害。轴承常在流水中使用,能有效控制轴承温升,从而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
现有水润轴承是在水中直接使用,而水中存有大量微小的悬浮颗粒,而微小的悬浮颗粒进入水润轴承中后,容易存留于水润轴承与轴部之间的缝隙,不易于及时排出,长时间存留的情况下,会导致水润轴承或轴部产生磨损,影响设备正常使用。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流道的水润轴承,实现减少水中颗粒物质在轴部与水润轴承之间缝隙存留时间,减少轴部或水润轴承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流道的水润轴承,包括外衬套、内衬套,所述内衬套开设有若干条沿内衬套轴向排布的导水槽,所述内衬套内壁开设有若干条呈螺旋状的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与第二导流槽螺旋方向呈反向,所述第一导流槽与第二导流槽呈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槽及第二导流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导水槽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水槽位于水润轴承旋转方向上后端一侧侧壁设置有能够抵触轴部的抵触突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衬套的材料为橡胶、聚氨酯或酚醛树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衬套内部涂设有一层疏水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水槽深度为内衬套厚度的1/3至1/2,所述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的深度为导水槽深度的1/5至1/4。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的螺距与所述内衬套的内径一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时通过导水槽实现水流导向作用,确保轴承浸润于水中,从而达到轴部旋转后,轴部与水润轴承之间保持有相应的水膜,通过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实现方便水流流动,并到达水流导向功能,同时方水润轴承与轴部之间的颗粒物质进入,并沿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排除,避免颗粒物质长时间存留轴部与水润轴承之间。
通过导水槽、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的尺寸结构,可以保持水润轴承最佳使用状态,提升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当轴承相对轴承旋转时,轴部与水润轴承之间形成有水膜,且轴部与水润轴承具有一定的偏心状态,从而达到抵触突起抵触于轴部,并达到刮动轴部与水润轴承之间的颗粒物,使颗粒物落入导水槽内,达到排除轴部与水润轴承之间的颗粒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视图。
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外衬套;2、内衬套;4、导水槽;5、第一导流槽;6、第二导流槽;7、抵触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金泰工程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嘉善金泰工程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114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备用超声波探头归置盒
- 下一篇:一种锁定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