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胶管解剖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21677.8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99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庆;李斌;刘松涛;李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02 | 分类号: | B26D7/02;G01N1/04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赵雪聪 |
地址: | 26642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胶管 解剖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胶管解剖的固定装置,属于胶管制备技术领域。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工装左模和工装右模;工装左模内壁为1/4圆弧设计;工装右模内壁为1/2圆弧设计,且工装左模和工装右模的内壁直径相等;工装左模和工装右模的顶端均为开口设计,底端均连接有挡板;工装左模的挡板和工装右模的挡板通过铰链连接;铰链包括左支撑杆、中部支撑杆、右支撑杆、左紧固旋钮和右紧固旋钮;左支撑杆一端与工装左模的挡板连接,另一端通过左紧固旋钮与中部支撑杆连接;右支撑杆一端与工装右模的挡板连接,另一端通过右紧固旋钮与中部支撑杆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装置,可以提高切割的准确性,防止切割参差不齐,且可以防止裁刀偏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管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胶管解剖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液压胶管时,常常对胶管取样解剖进行试验测试。目前的取样解剖方式一般为从胶管上直接取样,将胶管轴向切割解剖,以分离各胶层、增强层,便于后续磨片机片取。但胶管的轴向切割解剖通常是直接手持胶管和刀具进行,不仅费时费力,危险程度高,且切割参差不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胶管解剖的固定装置,可以提高切割的准确性,防止切割参差不齐,且可以防止裁刀偏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胶管解剖的固定装置,包括工装左模和工装右模;所述工装左模内壁为1/4圆弧设计;所述工装右模内壁为1/2圆弧设计,且所述工装左模和工装右模的内壁直径相等;所述工装左模和工装右模的顶端均为开口设计,底端均连接有挡板;所述工装左模的挡板和工装右模的挡板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铰链包括左支撑杆、中部支撑杆、右支撑杆、左紧固旋钮和右紧固旋钮;所述左支撑杆一端与工装左模的挡板连接,另一端通过左紧固旋钮与中部支撑杆连接;所述右支撑杆一端与工装右模的挡板连接,另一端通过右紧固旋钮与中部支撑杆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稳定胶管的垫片。
优选的,所述工装左模和工装右模的内外壁均为磨砂结构。
优选的,所述工装左模和工装右模的长度分别为250~300mm;内壁直径分别为8.5~9.5mm。
优选的,所述左支撑杆的长度为50~60mm。
优选的,所述中部支撑杆的长度为40~50mm。
优选的,所述右支撑杆的长度为10~20mm。
优选的,所述工装左模和工装右模为铁制或铝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胶管解剖的固定装置,将工装左、右模的内壁采用弧形设计,并采用铰链式限位支撑杆,可以方便使用人员对胶管的固定夹持,防止胶管在切割解剖过程中发生位移、转动、变形,降低危险及劳动强度。
同时,铰链式限位支撑杆结构设计,提高了对胶管尺寸的适用性,可以保证工装在夹持超过设计直径的胶管时,仍能保证工装左、右模平行合模,即与胶管整体保持贴合,防止翘边。
本实用新型的工装左模内壁1/4圆弧设计、工装右模内壁1/2圆弧设计,使得在合模后,可准确外露待切割解剖部分,方便使用人员持裁刀沿工装右模边缘,即沿管体中心线位置进行准确切割解剖,防止切割参差不齐,防止裁刀偏离发生危险。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装左、右模的顶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装左、右模的底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216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