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慧楼宇用周界入境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25414.4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46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高喜辰;张华旺;柯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智(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10 | 分类号: | F16M11/10;G08B13/19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聂颖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楼宇 周界 入境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慧楼宇用周界入境报警装置,包括固定板和报警器,固定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被动块,被动块的表面开设有被动齿口,固定板的中部活动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主动块,主动块的表面开设有主动齿口,主动块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搭杆,搭杆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筒。该种智慧楼宇用周界入境报警装置,向内部推动调节环,调节环可以带动连接杆向后侧移动,连接杆向内部移动时,因连接槽的大小和连接杆的大小相匹配,可以逐步进入连接槽的内部,然后转动调节环,调节环可以带动连接筒进行转动,连接筒转动时可以通过搭杆带动主动块进行转动,主动块可以带动后侧的转动杆和报警器进行活动,从而调节角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宇报警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慧楼宇用周界入境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智慧楼宇时将建筑、通信、计算机和控制等各方面的先进科技相互融合,合理集成为最优化的整体,设备高度自动化、信息管理科学、使用灵活方便和环境安全舒适等特点,是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新型建筑,智慧楼宇中周界入境报警装置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楼宇工程使用的报警装置,一般都是红外线感应,但是一般的安装方式都是将感应器固定在墙体或者围栏上,该种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覆盖范围不全面,不能够调节角度。
对此需要设计一种智慧楼宇用周界入境报警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楼宇用周界入境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般的安装方式都是将感应器固定在墙体或者围栏上,该种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覆盖范围不全面,不能够调节角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楼宇用周界入境报警装置,包括固定板和报警器,固定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被动块,被动块的表面开设有被动齿口,固定板的中部活动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主动块,主动块的表面开设有主动齿口,主动块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搭杆,搭杆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筒,连接筒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主动块的后侧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弹簧,主动块通过弹簧活动连接有后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主动块的直径和被动块的直径相同,主动齿口和被动齿口啮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连接槽的大小和连接杆的大小相匹配,连接杆位于连接槽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固定板的后侧下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连接杆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调节环,调节环位于固定板的后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搭杆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连接至报警器的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转动杆的中部位于后板的中部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慧楼宇用周界入境报警装置,具有可调节角度,覆盖范围全面的特点,具体地说:
第一,该种智慧楼宇用周界入境报警装置,向内部推动调节环,调节环可以带动连接杆向后侧移动,连接杆向内部移动时,因连接槽的大小和连接杆的大小相匹配,可以逐步进入连接槽的内部,然后转动调节环,调节环可以带动连接筒进行转动,连接筒转动时可以通过搭杆带动主动块进行转动,主动块可以带动后侧的转动杆和报警器进行活动,从而调节角度。
第二,该种智慧楼宇用周界入境报警装置,调节环向后移动,使得主动齿口和被动齿口分离,且弹簧进行收缩,当调整到合适的角度时,弹簧因受力作用,可以推动主动块恢复原位,使得主动块表面的主动齿口和被动齿口啮合,可以用来固定转动杆和报警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智(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智(福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254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