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28950.X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75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赵磊;李瑛;王伟勇;耿军伟;赵文祎;陈波;严晗;辛艳艳;胡进辉;才忠宾;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金电联供用电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褚敏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结构 具有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定位装置,散热结构包括:壳体,壳体用于容纳放热器件;隔板,隔板安装在壳体的内部;以将壳体内部分隔成置放腔和隔离腔,放热器件安装于置放腔内;隔板上设有第一导风口和第二导风口;第一通风管道,第一通风管道安装在隔板上,第一通风管道一端与第一导风口连通,第一通风管道另一端设有与置放腔连通的第一出风口;第二通风管道,第二通风管道安装在隔板上,第二通风管道一端与第二导风口连接,第二通风管道另一端设有与置放腔连通的第二出风口;其中,第一出风口的朝向与第二出风口的朝向相互垂直地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散热结构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室内定位装置,是指在室内环境无法使用卫星定位时,使用室内定位技术作为卫星定位的辅助定位的一种设备,其常运用于商场、地下车库等大型空间内。
目前的室内定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自带的定位元件联合蓝牙、WiFi、红外线或RFID等技术来实现实时监控定位;但由于定位元件高速运行产生的热量比较多,或者外界的环境温度过高,容易造成定位元件发热,使得定位元件工作效率下降,为此,现有的室内定位装置一般内置有散热扇,通过散热扇向定位元件输送气流进行降温。
但是现有的室内定位装置的散热扇的输风口固定,难以从多个方位对定位元件输送气流,其散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散热结构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包括:壳体,壳体用于容纳放热器件;隔板,隔板安装在壳体的内部;以将壳体内部分隔成置放腔和隔离腔,放热器件安装于置放腔内;隔板上设有第一导风口和第二导风口;第一通风管道,第一通风管道安装在隔板上,第一通风管道一端与第一导风口连通,第一通风管道另一端设有与置放腔连通的第一出风口;第二通风管道,第二通风管道安装在隔板上,第二通风管道一端与第二导风口连接,第二通风管道另一端设有与置放腔连通的第二出风口;其中,第一出风口的朝向与第二出风口的朝向相互垂直地设置。
进一步地,散热结构还包括:散热扇,散热扇安装在隔离腔内,散热扇的一侧设有与壳体的外部空间连通的进风口,散热扇的另一侧设有隔离腔连通的输风管。
进一步地,散热结构还包括: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安装在隔离腔内,调节机构位于输风管与隔板之间,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导风口和/或第二导风口与输风管连通或者隔断。
进一步地,调节机构包括:转轮,转轮的一侧与隔板连接,转轮的另一侧与输风管连接,转轮具有与输风管相对设置第一通孔;驱动部,驱动部安装在隔离腔内,驱动部与转轮驱动连接,以使转轮可转动地设置;其中,转轮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转轮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通孔连通第一导风口,当转轮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通孔连通第二导风口。
进一步地,转轮具有与第一通孔错位设置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转轮具有第三位置,当转轮处于第三位置时,第二通孔与第一导风口连通,第三通孔与第二导风口连通。
进一步地,驱动部包括电机、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电机安装在隔离腔内,驱动齿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可转动地安装在隔板上并与驱动齿轮啮合,转轮的圆周外侧设有多个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的齿牙。
进一步地,散热结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板,控制板安装在置放腔内并与电机和散热扇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置放腔内并与控制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散热扇的进风口内设有多个相间隔地设置的挡片。
进一步地,壳体上设有用于连通置放腔和壳体外部的排尘口,排尘口与第二出风口相对应地设置;排尘口处设置有盖门,盖门用于盖合或打开排尘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金电联供用电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金电联供用电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289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线束防水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易操作的自发电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