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无人机外壳的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31477.0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82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钟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万盛塑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45/40;B29L3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合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24 | 代理人: | 季锐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无人机 外壳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外壳生产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水下无人机外壳的成型模具,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中心固定套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操作台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一侧箱,所述第一侧箱内腔的下部固定套接有隔板。该水下无人机外壳的成型模具,通过电机作为驱动带动第一丝杆旋转,由于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之间利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传动连接,带动了第二丝杆旋转,第一丝杆旋转带动第一移动板上的上模具移动,第二丝杆的旋转带动第二移动板移动,在上模具从下模具内移开时推杆在通孔内腔里向上移动,将下模具内的成型的无人机外壳顶出,方便成型的无人机外壳从下模具内脱落下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外壳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水下无人机外壳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无人机发展迅猛,在军事、公安、农业、航拍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大多数电动无人机以螺旋桨作为动力,随着电动无人机的持续走热和新产品的不断推出,各种型号的无人机也不断涌现,在各种场合的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要求进行整体设计。无人机的壳体通过模具成形,常见模具分型处即为粘接处。因无人机壳体壁薄,粘接面小,需要另行加设粘接面才能保证粘接强度,此过程工序繁琐,加设粘接面必然会增加重量,且加设的粘接面无法定位,若出现偏差将会导致合模强度不均。
现有的水下无人机外壳的成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注塑完成的无人机外壳容易粘附在下模具上,难以从下模具内分离,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得水下无人机外壳的成型模具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水下无人机外壳的成型模具,具备方便成型的无人机外壳从下模具上脱落下来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水下无人机外壳的成型模具,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中心固定套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操作台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一侧箱,所述第一侧箱内腔的下部固定套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活动套接有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侧箱内腔一侧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在第一丝杆的底端上,所述第一丝杆的下部和第二丝杆的上部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丝杆的外侧和第二丝杆的外侧分别活动套接有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模具,所述第二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通孔内腔的推杆,所述上模具顶部的一侧固定套接有注塑管。
精选的,所述上模具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板,所述操作台顶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侧箱,所述第二侧箱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活动板,所述伸缩杆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活动板的一侧和第二侧箱内腔的一侧上,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刮刀。
精选的,所述辅助板的一侧为斜面,所述活动板的整体呈直角三角形状,所述辅助板的一侧与活动板的斜面接触。
精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均匀的设有三个伸缩杆和三个弹簧,所述伸缩杆在自由状态下刮刀位于下模具的上方且刮刀的一侧位于注塑管的下方。
精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一侧与第一丝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一侧与第二丝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移动板的前后侧和第二移动板的前后侧均与第一侧箱内腔的前后侧接触。
精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的半径大小是第一齿轮的半径大小的两倍,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位于隔板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水下无人机外壳的成型模具,通过电机作为驱动带动第一丝杆旋转,由于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之间利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传动连接,带动了第二丝杆旋转,第一丝杆旋转带动第一移动板上的上模具移动,第二丝杆的旋转带动第二移动板移动,在上模具从下模具内移开时推杆在通孔内腔里向上移动,将下模具内的成型的无人机外壳顶出,方便成型的无人机外壳从下模具内脱落下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万盛塑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万盛塑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31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下无人机外壳注塑用全自动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猕猴桃种植用灌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