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S-B组合式反硝化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31608.5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73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杜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孚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新致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7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us 组合式 硝化 污水处理 系统 | ||
实用新型涉及US‑B组合式反硝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塔、中间罐、滤池;所述厌氧塔,被分割成外腔、中腔、内腔;外腔的底部与进水管相连,外腔上部、中腔上部相连通,中腔下部、内腔下部经布水管结构相连通;外腔内设置有螺旋载料体A;中腔内设置有螺旋载料体B;污水在外腔、中腔内形成两个途径,一部分污水直接穿过相应载料体从而让载料体将污水中的部分颗粒截留,另一部分污水沿相应载料体螺旋流动从而带动污水中的另一部分颗粒流动;内腔内设置有多个柱状载料体C,其上部经出水管与中间罐相连。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扩大接触面积、避免堵塞、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US-B组合式反硝化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厌氧塔又称升流式厌氧复合床反应器,常与厌氧生物滤池结合一起使用,形成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时先经厌氧塔初步进行处理,然后经厌氧生物滤池进一步处理。
厌氧塔在处理污水过程中,废水首先进入塔底部的混合区,并与来自外循环回流的泥水混合液充分混合后进入生物载体区(填料区)进行降解,降解后产生大量沼气。由于沼气气泡形成过程中对液体做的膨胀功产生了气提的作用,使得沼气、污泥和水的混合物上升,经过填料区的降解后,混合液至反应器顶部的三相分离器,沼气在该处与泥水分离后并被导出。
但是传统的厌氧塔,能对污水中的一些小颗粒有机物进行分解,而对于一些颗粒较大的颗粒分解效果并不理想;并且一般的厌氧塔,生物载体区(填料区)是将整个塔截断的,大颗粒集中在填料区的底面处,时间久后会形成一定堵塞,从而阻碍污水向上流动;并且污水进水侧与生物载体(填料区)接触面积小,无法让填料充分与污水接触。同时污水在向上涌动时一定会突进填料去,污水对填料区形成一定冲刷,无法良好地让填料区处的微生物充分地进行降解。
为此,本公司设计一款型的US-B组合式反硝化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是针对厌氧塔,让大颗粒呈现一定流动性,既能降解的同时,又不会造成堵塞;另外,还对其他结构进行一定设计,提高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扩大接触面积、避免堵塞、提高处理效果的US-B组合式反硝化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US-B组合式反硝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塔、中间罐、滤池;
所述厌氧塔,被分割成外腔、中腔、内腔;外腔的底部与进水管相连,外腔上部、中腔上部相连通,中腔下部、内腔下部经布水管结构相连通;
所述外腔内,设置有螺旋载料体A;中腔内,设置有螺旋载料体B;污水在外腔、中腔内形成两个途径,一部分污水直接穿过相应载料体从而让载料体将污水中的部分颗粒截留,另一部分污水沿相应载料体螺旋流动从而带动污水中的另一部分颗粒流动;
所述内腔内,设置有多个柱状载料体C,其上部经出水管与中间罐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腔内,柱状载料体C通过转轴铰接在内腔壁上;所述转轴上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经链条与翻转电机输出端驱动相连;所述翻转电机,设置于密封腔室内,其输出端与内腔的壁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其经链条带动柱状载料体C上限翻转。即能长时间使用,减小方向冲刷的频率甚至不需要冲刷。
优选地,所述的中腔的顶部处经隔板封隔形成密封腔室,避免翻转电机通电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另外也可以将翻转电机的驱动方式改成气压驱动的方式,带动链条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厌氧塔的顶部还设置有沼气收集腔,沼气收集腔仅与外腔和内腔相连;外腔和中腔之间设置有连接筒,外腔中的污水通过高位势力流入中腔内,中腔内产生的沼气经连接筒进入外腔中且该沼气的流动对污水在连接筒的流动产生阻碍。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水管的端头处设置有横管,横管上设有多个口朝下的支管,避免对螺旋载料体A产生冲刷;布水管结构,其出口端也设置有相应的横管和多个口朝下的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孚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孚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316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