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爆电机用自锁接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34085.X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19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臧振鹏;完艳丽;王正阳;赵岩;曲振业;肖立民;刘国增;张艳艳;王天锋;张换清;刁孟磊;王磊;马荻;王博文;杨亚静;闫锋;许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H02K5/13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绍杰 |
地址: | 473008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电机 接线 装置 | ||
一种防爆电机用自锁接线装置,包括接线螺栓组件和螺纹衬套组件,所述接线螺栓组件包括接线螺栓,以及接线螺栓一端设有第一接线端,所述接线螺栓另一端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上连接有第二接线端,接线螺栓穿过螺纹衬套组件,螺纹衬套组件两端设有锁紧机构。本实用新型取消了止动垫圈,实现了自锁结构,节约了安装空间,满足接线装置和电缆水平安装时的接线要求,适用于主电缆的接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爆电机用自锁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受到煤矿井下煤层厚度、巷道高度的约束,煤矿井下采掘设备的安装空间、运行空间和体积受到很大限制,尤其对于煤矿井下用结构紧凑的隔爆型电动机,要求电机体积小、接线盒体积小。煤矿井下环境潮湿,电机振动大,接线装置易受影响松动,引起接触不良或电机停机。目前,隔爆型电机用的接线装置,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增加额外的止动垫圈来防止接线螺栓轴向旋转,且双向不能互换,灵活性比较差。这种结构一般需要大的径向和轴向空间,以方便接线装置固定和接线,但对于结构紧凑型的电机,接线盒空间小、整个空间受限,尤其对于需要节约空间,接线装置需要和电缆水平安装时,在接线方法上受到一定的困扰,对结构紧凑电机的安装和设计带来了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适合高速成缆的集中放线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爆电机用自锁接线装置,包括接线螺栓组件和螺纹衬套组件,所述接线螺栓组件包括接线螺栓,以及接线螺栓一端设有第一接线端,所述接线螺栓另一端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上连接有第二接线端,接线螺栓穿过螺纹衬套组件,螺纹衬套组件两端设有锁紧机构。
所述螺纹衬套组件包括第一模塑料和螺纹衬套、第二模塑料,第一模塑料和第二模塑料分别固定连接在螺纹衬套的两端,第一模塑料、第二模塑料和螺纹衬套内开设有隔爆孔,接线螺栓的第二接线端穿过隔爆孔,螺纹衬套组件端部设有锁紧机构。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模塑料和第二模塑料一端的内侧设有相同的齿轮型开口,第一模塑料和第二模塑料上的齿轮型开口分别连接在螺纹衬套的两端,接线螺栓上的第二接线端从螺纹衬套组件任意一侧穿过,螺纹衬套组件上的齿轮型开口和和第一接线端处设有齿轮型开口相配合,螺纹衬套组件上另一端的齿轮型开口处设有相配合的齿轮型垫圈,齿轮型垫圈穿过接线螺栓与纹衬套组件上的齿轮型开口插接,弹簧垫圈穿过接线螺栓与齿轮型垫圈连接,设有的第一六角螺母通过接线螺栓与弹簧垫圈连接。
所述第一接线端包括压板和螺钉,所述接线螺栓的端部连接座板,所述接线螺栓上与座板的连接处设有齿轮型开口,所述座板的中间处设有U型的凹槽,所述座板上部设有压板,压板和座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螺钉和压板之间设有弹簧垫圈。
所述第二接线端包括端接头,所述第一六角螺母外侧连接有端接头,端接头穿过接线螺栓,端接头外侧依次通过接线螺栓上的螺纹连接有六角薄螺母和第二六角螺母。
所述接线螺栓组件从螺纹衬套组件的左侧穿入,接线螺栓的螺纹端设螺纹衬套组件的右侧,所述第二接线端为L型端接头。
所述接线螺栓组件从螺纹衬套组件的右侧穿入,接线螺栓的螺纹端设螺纹衬套组件的左侧,所述第二接线端为直线型端接头。
所述螺纹衬套上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一侧固定连接有六角板,外螺纹上连接有锁紧环。
所述第一模塑料和螺纹衬套、第二模塑料为一体压铸成螺纹衬套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电机安装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取消了止动垫圈,实现了自锁结构,节约了安装空间,满足接线装置和电缆水平安装时的接线要求,适用于主电缆的接线。接线螺栓装置能够双向互换,增强了接线螺栓的灵活性,配合接线头,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情况下进线电缆的多种接线要求,同时降低维修难度、维修时间及维修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340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