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轧机除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41177.0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69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兵;杨建红;梅桂林;孙红刚;马驰;刘福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楚江高精铜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5/02 | 分类号: | B08B5/02;B08B15/04;B21B4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匠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568 | 代理人: | 赖灿彬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轧机除油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板和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上的纵向排列的六个精轧辊,其中六个精轧辊中包括两个用于直接精轧带材的上辊和下辊;防缠导板;接油板;气刀,转动设置在防缠导板的下侧;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精轧机除油装置,通过在防缠导板上设置接油板,以将从精轧辊甩出的轧制油承接,再从接油板的两端流走,气刀将上辊与下辊之间含有轧制油的气体吹出,再通过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将气流阻挡并收集其中的轧制油,集中收集在储油罐中,有效的实现对精轧机上轧制油的清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精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轧机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精轧机作为金属加工领域重要的加工机械,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空间,现有的精轧机通过多个精轧辊实现对金属的加工,精轧过程中由于轧制油的存在,轧制出的材料的表面往往会有油渍残留,给后续的加工和运输添加了不少的麻烦,而现有技术无法做到高效率的清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精轧机除油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精轧机无法有效的清洁轧制油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轧机除油装置,包括精轧机本体,所述精轧机本体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板和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上的纵向排列的六个精轧辊,其中六个精轧辊中包括两个用于直接精轧带材的上辊和下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油装置,所述精轧机除油装置还包括:
防缠导板,一端抵近在上辊的侧部,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支撑板上;
接油板,一端固定在防缠导板的上表面,另一端抵近上辊的侧部;
气刀,转动设置在防缠导板的下侧,所述气刀朝向上辊与下辊之间的缝隙;
第一侧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撑板的相对面上,所述第一侧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导油板,所述第一导油板的上部开有第一导油槽,所述第一导油槽的开口端的下方设置有储油罐;
第二侧板,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侧板上,底部固定有第二导油板,第二导油板上开有第二导油槽,第二导油槽的两端连接两侧的第一侧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
转动架,固定在防缠导板的下部,所述气刀的侧部与转动架的顶部转动连接;
滑槽,固定在防缠导板的下部靠近气刀的尾端位置;
限位板,一端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朝向气刀的一面纵向固定有多个卡槽;
拉板,固定在滑槽的尾端,通过推动弹簧与限位板的背面弹性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辊与下辊之间留有供带材通过的缝隙。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缠导板朝靠近上辊的一端倾斜,所述防缠导板远离上辊的一端向上凸起有挡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油板朝储油罐倾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辊的侧部在供带材通过的缝隙处向防缠导板转动,下辊的侧部在供带材通过的缝隙处也向防缠导板转动。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精轧机除油装置,通过在防缠导板上设置接油板,以将从精轧辊甩出的轧制油承接,再从接油板的两端流走,气刀将上辊与下辊之间含有轧制油的气体吹出,再通过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将气流阻挡并收集其中的轧制油,集中收集在储油罐中,有效的实现对精轧机上轧制油的清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楚江高精铜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楚江高精铜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411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拉方扁钢的轧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建筑玻璃的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