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时域反射仪的防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49383.6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16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冯宇灼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樵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1 | 分类号: | H04B10/071 |
代理公司: | 广州立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3 | 代理人: | 曹禹佳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时域 反射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时域反射仪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光时域反射仪的防摔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的中部放置有仪器本体,所述外壳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缓冲条,所述外壳内壁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缓冲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外壳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缓冲条,外壳内壁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缓冲条,六个第一支撑块和两个第二支撑块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缓冲条,矩形环底面的边缘固定连接有第四缓冲条,八个限位柱的外壁均滑动连接有弹簧,进而和仪器本体的外表面进行贴合,并和八个弹簧可以吸收仪器本体摔落时的动能,保证仪器本体外部不受损伤,防止仪器本体外部发生破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时域反射仪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光时域反射仪的防摔结构。
背景技术
光时域反射仪是通过对测量曲线的分析,了解光纤的均匀性、缺陷、断裂、接头耦合等若干性能的仪器,它根据光的后向散射与菲涅耳反向原理制作,利用光在光纤中传播时产生的后向散射光来获取衰减的信息,可用于测量光纤衰减、接头损耗、光纤故障点定位以及了解光纤沿长度的损耗分布情况等,是光缆施工、维护及监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现有光时域反射仪使用时,直接在外部加装海绵,在解决防护问题的同时还存在以下缺点:
现有防护效果较差,且后期会发生破损,当摔落高度较大时,很容易导致机壳破裂,使仪器发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光时域反射仪的防摔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光时域反射仪的防摔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的中部放置有仪器本体,所述外壳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缓冲条,所述外壳内壁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缓冲条,所述外壳内壁与第二缓冲条相邻的两侧面均设置有三个第一支撑块,所述外壳内壁远离第二缓冲条的侧面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撑块,六个所述第一支撑块和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块靠近外壳侧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八个所述限位柱的外壁均滑动连接有弹簧,八个所述弹簧分别与外壳滑动连接,六个所述第一支撑块和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块靠近仪器本体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缓冲条,所述外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矩形环,所述矩形环底面的边缘固定连接有第四缓冲条。
可选的,所述外壳内壁相对的两侧面均开设有三个第一限位孔,所述外壳远离第二缓冲条内壁一侧的中部开设有两个第二限位孔,八个所述弹簧分别与六个第一限位孔和两个第二限位孔滑动连接,对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进行限位,从而便于使八个第三缓冲条紧密贴合与仪器本体的侧面。
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面开设有若干通槽,若干所述通槽分别位于四个第一缓冲条的两侧,若干所述通槽的长度分别大于四个第一缓冲条的长度,所述外壳靠近第二缓冲条的侧面转动连接有把手。
可选的,所述仪器本体的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二缓冲条的侧面和八个第三缓冲条的侧面相贴合,所述仪器本体的顶面低于外壳的顶面,便于使第四缓冲条下压,给予仪器本体一定压力,使仪器本体进行一定限位。
可选的,所述矩形环通过螺钉与外壳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矩形环底面的面积与外壳顶面的面积相同,可以便于使用者进行装拆,当矩形环与外壳固定连接后,可以使接触面和侧面完全吻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该光时域反射仪的防摔结构,通过外壳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缓冲条,外壳内壁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缓冲条,六个第一支撑块和两个第二支撑块靠近仪器本体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缓冲条,矩形环底面的边缘固定连接有第四缓冲条,同时八个限位柱的外壁均滑动连接有弹簧,进而可以和仪器本体的外表面进行贴合,并和八个弹簧可以吸收仪器本体摔落时的动能,从而保证仪器本体外部不受损伤,防止仪器本体外部发生破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樵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樵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493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