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聚烯烃防腐进管追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51123.2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11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闫林森;焦振峰;杨志刚;范利锁;相政乐;王飞;由乐;杨斌;曲智道;唐立兴;渠祥学;战祥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油发展珠海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08 | 分类号: | B65G47/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吴学颖 |
地址: | 51905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烯烃 防腐 进管追管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聚烯烃防腐进管追管系统,包括传送线、板链台架、进管小车、传感器和PLC控制系统,传送线分为辊道进管追管段、辊道平稳运行段、辊道脱管段,每段运行速度均由PLC控制系统控制;板链台架设置于辊道进管追管段的侧面;进管小车设置于板链台架和传送线之间,通过液压站提供动力,液压站与PLC控制系统连接;传感器包括依次设置于辊道进管追管段和辊道平稳运行段之间的一号位置传感器、位移DQS传感器、同步加速ZGS2传感器、同步加速ZGS1传感器,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钢管自动化进管追管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管追管系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钢管聚烯烃防腐进管追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钢管制造及聚烯烃(3LPE/3LPP)防腐技术的迅速发展,防腐传送线对自动化和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控制技术以及科学的思路,设计高性能、自动化系统,适应不同规格管材防腐连续生产,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内外防腐生产线打砂、涂敷生产均连续作业,钢管与钢管在螺旋传送线上,通过管道连接装置连接,首尾进管、追管多采用人工操作方式,通过人工观察、管头管尾钢管缝隙、钢管位置,通过人工操控调整进管、追管。现有人工检测、手动控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缺陷:
(1)人工检测差异性较大,操作不统一,钢管追管过程中易抖动或脱管,导致生产线不稳定,影响打砂或涂敷质量;
(2)人工操作较为复杂,长期现场疲劳作业,容易出现失误,造成生产线停工怠工,对生产效率、质量和能耗均有不利影响;
(3)人工需求和耗费较大,成本较高,不符合自动化、现场代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进一步研究提高钢管防腐传送线的自动化水平以及工艺质量的严谨性,对工厂生产线自动进管、追管自动化研究,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降低人力成本和能耗,提高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需求。目前,急需开发出针对聚烯烃防腐进管生产线的自动进管追管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管聚烯烃防腐进管追管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针对管材聚烯烃(3LPE/3LPP)防腐生产线,连续作业时,钢管自动进管、追管自动化技术、控制技术和变频传动系统,可实现钢管防腐生产线自动化进管和追管,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及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钢管聚烯烃防腐进管追管系统,包括传送线、板链台架、进管小车、传感器和PLC控制系统;
所述传送线沿钢管行进方向依次分为辊道进管追管段、辊道平稳运行段、辊道脱管段,每段的运行速度均由PLC控制系统控制;
所述板链台架用于承载钢管,设置于辊道进管追管段的侧面;
所述进管小车设置于板链台架和传送线之间,通过液压站提供顶升、平移的动力,所述液压站与PLC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进管小车在板链台架与传送线之间移动,将板链台架存储的钢管运输至传送线上;
所述传感器包括一号位置传感器、位移DQS传感器、同步加速ZGS1传感器、同步加速ZGS2传感器;所述一号位置传感器、位移DQS传感器、同步加速ZGS2传感器、同步加速ZGS1传感器沿钢管行进方向依次设置于辊道进管追管段和辊道平稳运行段之间,所述一号位置传感器、位移DQS传感器、同步加速ZGS1传感器、同步加速ZGS2传感器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传送线为连续、螺旋前进方式,由传送支架、传送轮、变频器、传送电机组成,沿传送支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成组的用于输送钢管的传送轮,每组传送轮配置一个传送电机,每个传送电机均连接变频器,所述变频器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板链台架1采用门式钢架结构,所述板链台架的出口侧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钢管的二号位置传感器,所述二号位置传感器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油发展珠海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海油发展珠海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511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模具加工用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企业综合管理一体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