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出料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挤出造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59527.6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82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新;陈建敏;陈洲;周子晗;陈怡冰;张文娟;耿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欧伯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92 | 分类号: | B29C48/92;B29B9/06;B29C48/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文雅 |
地址: | 2014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具有 挤出 造粒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料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挤出造粒机,涉及造粒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的PVC双螺杆挤出造粒机,出料时需要经过多个固定的下料口冷却,物料经过的下料口与下料管段不能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进行调节,造成能源浪费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下料腔体、第二下料腔体和第三下料腔体,第一下料腔体与第二下料腔体通过第一管路连接,第二下料腔体与第三下料腔体通过第二管路连接,第二管路上连接有分离管路,分离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第二下料腔体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控制阀均与控制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调节下料管路,避免能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粒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出料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挤出造粒机。
背景技术
造粒机用于将物料制造成特定形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对PVC等塑料材质的物料进行造粒时,一般是将熔融的物料采用模具挤出条状,再进行水冷,水冷后使其硬化以方便切粒。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目前的PVC双螺杆挤出造粒机,出料时需要经过多个固定的下料口冷却,物料经过的下料口与下料管段不能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进行调节,造成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料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挤出造粒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的PVC双螺杆挤出造粒机,出料时需要经过多个固定的下料口冷却,物料经过的下料口与下料管段不能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进行调节,造成能源浪费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出料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下料腔体、第二下料腔体和第三下料腔体,所述第一下料腔体与所述第二下料腔体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第二下料腔体与所述第三下料腔体通过第二管路连接,其中:
所述第二管路上连接有分离管路,所述分离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第二下料腔体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阀均与控制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分离管路设置为“U”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段、竖直段和第二水平段,其中:
所述第一水平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水平段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控制阀;
所述第二水平段的端部设置为出料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水平段的长度设置为不短于所述第一水平段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下料腔体、所述第二下料腔体与所述第三下料腔体的底部均设置为漏斗状结构,所述漏斗状结构的底端设置为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下料腔体、所述第二下料腔体与所述第三下料腔体的进料口分别设置为位于所述第一下料腔体、所述第二下料腔体与所述第三下料腔体的一侧顶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均设置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L”型管路和第二“L”型管路,其中:
所述第一“L”型管路包括第一竖直段和第三水平段,第二“L”型管路包括第二竖直段和第四水平段,所述第一竖直段的端部连接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三水平段与所述第二竖直段连接,所述第四水平段的端部连接所述进料口;
所述第二竖直段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竖直段、所述第三水平段和所述第四水平段。
优选地,所述控制阀采用折叠式阀门。
一种挤出造粒机,包括上述的下料分离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欧伯尔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欧伯尔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59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阿尔茨海默病老人安全监护衣服
- 下一篇:麦克风收纳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