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沱茶压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62341.6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92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杨;张富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宜宾张杨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梁月钊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沱茶 压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沱茶压紧装置,涉及茶叶生产设备领域。包括输送组件和支撑架,所述输送组件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底模,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压模和用于驱使压模升降的线性伸缩机构;所述底模上端面开设有成型槽和竖孔,所述成型槽的上方同轴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与竖孔滑动连接,且所述竖杆伸入竖孔的一端连接有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的沱茶压紧装置通过定位环将茶袋的结体进行固定,可有效防止结体在输送的过程中错位,具有沱茶成型率高,外形美观的优点,由输送组件完成底模的输送,适用于流水线作业,极大的提升了沱茶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沱茶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沱茶是一种经过紧压制作而成外形像锥窝头状的茶,方便古时候用牛马来长途运输,而沱茶相对茶砖而言更小巧,便于零售。
沱茶的制作工艺为:将茶叶通过蒸煮进行软化后,将茶叶装入布袋中进行揉搓并形成雏形,将布袋的开口端打结,以形成带有结体的茶袋,在压紧时,将茶袋置于底模内,通过手固定结体,由压模冲压结体,完成沱茶成型,不仅生产效率低,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沱茶压紧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沱茶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组件和支撑架,所述输送组件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底模,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压模和用于驱使压模升降的线性伸缩机构;所述底模上端面开设有成型槽和竖孔,所述成型槽的上方同轴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与竖孔滑动连接,且所述竖杆伸入竖孔的一端连接有复位弹簧。
优选地,所述压块呈长条状,所述压块的一端与定位环连接,另一端与竖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块呈长条状,所述竖杆和竖孔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定位环位于压块的中部,两根所述竖杆分别与压块的两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块呈三角形,且所述压块的三个端部均连接有竖杆,所述底模上的竖孔为三个,且三个所述竖孔整体呈三角结构设置,且其中两个所述竖孔对称设置于凹槽的两侧,三根所述竖杆分别与对应的竖杆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线性伸缩机构为电动缸、液压缸或气缸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输送组件为旋转台,若干所述底模呈环形阵列设置于旋转台上,所述竖杆位于底模的运动路径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压模包括模柱和磨头,所述模柱的一端与线性伸缩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模柱的另一端与模头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的沱茶压紧装置通过定位环将茶袋的结体进行固定,可有效防止结体在输送的过程中错位,具有沱茶成型率高,外形美观的优点,由输送组件完成底模的输送,适用于流水线作业,极大的提升了沱茶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沱茶压紧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模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模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旋转台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输送组件;2、底模;3、压模;4、线性伸缩机构;5、成型槽; 6、竖孔;7、定位环;8、压块;9、竖杆;10、复位弹簧;11、旋转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宜宾张杨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宜宾张杨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623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