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紧器的铸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62826.5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76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超;姜惠利;马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阳市鑫和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B22C9/20;B22C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200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紧 铸造 模具 | ||
本申请涉及铸造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拉紧器的铸造模具,其包括上模;下模;下模腔,两个,开设于下模,所述下模腔形状与拉紧器一侧面形状相同,两所述下模腔对称设置;上模腔,两个,开设于上模,所述上模腔形状与拉紧器另一侧面形状相同,两所述上模腔与两所述下模腔对应设置;凸台,设置于下模,位于两下模腔之间;通槽,开设于上模,位于两上模腔之间,对应所述凸台;浇注孔,开设于所述凸台;浇注道,开设于所述凸台,连通所述浇注孔与两所述下模腔。本申请具有减少成本,提高拉紧器的生产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铸造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拉紧器的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了。铸造模具是铸造工艺中重要的一环。
参照图1,现有一种金属制件的拉紧器工件4,形似弯月状,其两端均形成能够与相邻零件连接的铰接孔41。使用时,根据使用的需求不同,可以将不同的连接件与铰接孔41连接,满足不同工况的使用需求。由于此类拉紧器形状不规则,机加工较难生产,因此目前一般都是采用内部形成有一个与拉紧器4形状相同的铸造模具,铸造成型。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目前此类拉紧器4,采用单独铸造方式进行铸造进行,成本高,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成本,提高拉紧器的生产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拉紧器的铸造模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拉紧器的铸造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拉紧器的铸造模具,包括:
上模;
下模;
下模腔,两个,开设于下模,所述下模腔形状与拉紧器一侧面形状相同,两所述下模腔对称设置;
上模腔,两个,开设于上模,所述上模腔形状与拉紧器另一侧面形状相同,两所述上模腔与两所述下模腔对应设置;
凸台,设置于下模,位于两下模腔之间;
通槽,开设于上模,位于两上模腔之间,对应所述凸台;
浇注孔,开设于所述凸台;
浇注道,开设于所述凸台,连通所述浇注孔与两所述下模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台与通槽配合实现上模腔与下模腔的连接,将铸造拉紧器的金属熔液从浇注孔注入,金属熔液通过浇注道注入上模腔与下模腔内,模具内的熔液冷却后完成拉紧器工件的铸造成型,模具一模双穴设置,多个模具同时投入拉紧器的生产,实现拉紧器工件的批量生产,减少成本,提高拉紧器的生产效率。
可选的,所述拉紧器的铸造模具还包括:
定位柱,轴线水平设置,位于所述通槽内,与所述上模固定;
定位槽,开设于所述凸台,所述定位柱插设于所述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定位柱与定位槽实现上模与下模的配合定位与固接,另一方面,定位柱与定位槽的设置,还实现拉紧器工件一端两侧面的铰接孔的成型。
可选的,所述拉紧器的铸造模具还包括:
定形柱,设置于所述上模腔内一端位置处,与所述上模固定;
定形槽,开设于所述下模腔内,与所述定形柱对应,所述定形柱能够插设于所述定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阳市鑫和铸造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莱阳市鑫和铸造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628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线切割的步进电机驱动恒流源电路结构
- 下一篇:一种携带方便的化妆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