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脸特征识别提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64035.6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87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利;姚晓峰;薛超;张芳;王海军;程国强;张向松;宋德明;马昆;吴明辉;陈林山;孙孟丹;董田甜;刘君清;杜猛;罗雄;臧鑫哲;赵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道信德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V10/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垠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8 | 代理人: | 江洁;赵玉琴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征 识别 提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脸特征识别提取装置,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前表面靠近顶部边缘处设置有识别摄像头,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底面靠近顶部边缘中心处设置有摄像保护中心,所述装置外壳的前表面靠近识别摄像头两侧边缘处均设置防护轨道,两个所述防护轨道的轨道之间滑动设置有保护软壳,所述保护软壳的一端贯穿所述装置外壳与所述摄像保护中心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当装置外壳前方没有人时,保护软壳的常态是布满防护轨道的内部滑道对识别摄像头进行保护,防止其受外界环境影响至识别精度降低,以延长识别摄像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特征识别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时,由于对摄像头的保护不到位,在长时间外界环境影响下摄像头的精度会有所下降,由于人脸识别对摄入精度要求较高,模糊的摄像头捕捉到的人脸信息会造成面部识别信息不准确,耽误人脸信息采集的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设置了一种能对摄像头进行防护的人脸识别装置,以提高摄像头的使用寿命,提高面部信息采集的精度,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脸特征识别提取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前表面靠近顶部边缘处设置有识别摄像头,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底面靠近顶部边缘中心处设置有摄像保护中心,所述装置外壳的前表面靠近识别摄像头两侧边缘处均设置防护轨道,两个所述防护轨道的轨道之间滑动设置有保护软壳,所述保护软壳的一端贯穿所述装置外壳与所述摄像保护中心相连接,所述装置外壳的前表面靠近两个所述防护轨道的一侧边缘处均设置有红外感应器,两个所述红外感应器的一端均贯穿所述装置外壳与所述摄像保护中心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装置外壳的前表面中心处设置有显示屏幕,所述装置外壳的前表面靠近显示屏幕的底部边缘处一侧设置有文字输入装置,所述装置外壳的前表面靠近显示屏幕的底部边缘处另一侧设置有指纹录入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指纹录入板的前表面中心处设置有指纹录入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指纹录入板的前表面两侧通过转轴设置有伸缩防护罩。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底面中心处设置有控制中枢,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底面靠近控制中枢的底部一侧边缘处设置有文字中枢,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底面靠近控制中枢的底部另一侧边缘处设置有指纹中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底面靠近底部边缘处设置有语音中枢,所述装置外壳的前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等距开设有多个通音小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当装置外壳前方有人时会被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红外感应器将信息传递给摄像保护中心,通过摄像保护中心控制保护软壳在防护轨道内部滑道的滑动位置,当装置外壳前方没有人时,保护软壳的常态是布满防护轨道的内部滑道对识别摄像头进行保护,防止其受外界环境影响至识别精度降低,以延长识别摄像头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指纹信息可以辅助对信息进行识别,以提高信息识别的效率,且在本装置中设置在指纹录入板上的伸缩防护罩能对指纹录入块进行保护作用,防止装置外界环境对指纹录入块的影响,降低指纹录入的精度导致的使指纹录入失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人脸特征识别提取装置的正视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道信德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道信德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640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