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曲率屋面网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67745.4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95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任传杰;刘星宇;叶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10 | 分类号: | E04B7/10;E04B1/58;E04B1/3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率 屋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曲率屋面网壳结构,包含四周连接的一组封梁、连接于封梁之间的封连梁、连接于封梁内部第一半幅上的第一半幅主梁和第一半幅次梁、以及连接于封梁内部第而半幅上的第二半幅主梁和第二半幅次梁第二半幅主梁和第二半幅次梁;所述封梁垂向上和水平向上均呈波浪式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屋面网壳进行两幅划分可分别进行独立施工,且根据房屋网壳峰、谷和封边的划分,利于进一步便捷施工;通过对主梁的分段,可有效的简化施工提高施工效率,且通过临时支撑的设置,可有效保证安装时的安全性和便捷操作性;通过监测装置的布设和应用,可有效的监控施工过程指导施工;通过有序的卸荷工法,利于屋面网壳形成整体性的均匀受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曲率屋面网壳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大型活动场馆、艺术馆以及体育馆等娱乐休闲设置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产生的建筑样式也愈加丰富多彩。对于屋面网壳应用双曲率制作时,其造型复杂,施工工序和分区划分的选择对能够成功完成屋面造型有很大的决定作用;且屋面钢构架没有连接成整体之前,下部支撑钢柱无法受力支撑,如何通过临时支撑整个屋面壳架,保证焊接顺序是保证屋面钢架应力传递的先决条件;在屋面网壳中杆件多样,数量多,如何测量定位,使钢屋架能够整体契合是难点之一;屋面成型之后,支撑架卸载,钢柱受力支撑整个屋面钢架,受力形式发生改变,如何卸载且卸载过程和之后变形控制是重点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曲率屋面网壳结构,用以解决双曲率大型屋面网壳结构的分区安装、临时支撑、过程监测以及卸荷成型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曲率屋面网壳结构,包含四周连接的一组封梁、连接于封梁之间的封连梁、连接于封梁内部第一半幅上的第一半幅主梁和第一半幅次梁、以及连接于封梁内部第而半幅上的第二半幅主梁和第二半幅次梁第二半幅主梁和第二半幅次梁;所述第一半幅主梁和第一半幅次梁组成第一半幅峰和第一半幅谷,所述第二半幅主梁和第二半幅次梁组成第二半幅峰和第二半幅谷;所述封梁垂向上和水平向上均呈波浪式设置;
每组封梁至少设置有平行的三根,且三根封梁之间连接有斜向和垂向的封连梁,垂向的封连梁与封梁呈田字设置,斜向的封连梁与封梁呈米字连接设置;三根封梁由外向内依次是边梁、幕墙承重梁和柱间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幅和第二半幅在相接处设置为连接谷、第一半幅包含第一半幅峰和第一半幅谷,且第一半幅峰为双峰,双峰高度不同且双峰之间的第一半幅谷与连接谷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半幅包含第二半幅峰和第二半幅谷,第二半幅峰为双峰,双峰高度不同且双峰之间的第二半幅谷与连接谷相连;所述第一半幅谷在屋面网壳短向通长斜向布置,第一幅谷、连接谷和第二半幅谷三者呈X形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幅主梁和第二半幅主梁在各自分区的房屋网壳短向通长且间隔平行设置,在相邻的第一半幅主梁间连接第一半幅次梁,相邻第一半幅次梁之间相互平行且与第一半幅主梁呈菱形布置,第一半幅主梁和第一半幅次梁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斜梁。
进一步的,相邻的第二半幅主梁间连接第二半幅次梁,相邻第二半幅次梁之间相互平行且与第二半幅主梁呈菱形布置。
进一步的,屋面网壳的长向长度对封梁在每跨上均分为一段并对应焊接或拼接,且封梁在弯曲段对接处设置有加强连板。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临时支撑,临时支撑包含脚手架和可调节连接于脚手架上的可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至少包含与脚手架连接的可调杆件以及可调杆件顶部连接的弧形托件,所述弧形托件弧度对应第一半幅主梁和第二半幅主梁的弧度。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含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应变式传感器,将各传感器与控制平台连接实时进行监控;其中各传感器至少设置在封梁、第一半幅主梁和第二半幅主梁的分段连接两侧和曲率变化大处,且在连接谷、第一半幅和第二半幅谷出加密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677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低压SCR补燃器供油系统的中间缓冲机构
- 下一篇:一种热缩膜热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