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旋转爆震燃烧室的燃油自动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84724.3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69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肖俊峰;王致程;王玮;王峰;李晓丰;高松;胡孟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R3/28 | 分类号: | F23R3/28;F23R3/5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崔方方 |
地址: | 10003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旋转 燃烧室 燃油 自动 回收 系统 | ||
1.一种基于旋转爆震燃烧室的燃油自动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供给腔(4)、燃油供给腔(7)、环形燃烧腔(11)和燃油回收系统;
环形燃烧腔(11)由沿相同轴线分布的燃烧室外环(9)和燃烧室内柱(10)组成的环腔形结构,空气供给孔(5)和燃油供给孔(8)位于环形燃烧腔(11)头部;
气供给腔(4)和燃油供给腔(7)分别是由进气腔部件(2)和燃烧室盖板(1)组成的环腔形结构和圆柱形空腔结构,均位于环形燃烧腔(11)头部;
燃油回收系统嵌入在燃烧室外环(9)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旋转爆震燃烧室的燃油自动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空气供给孔(5)和燃油供给孔(8)的轴线方向与环形燃烧腔(11)的轴线夹角均为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旋转爆震燃烧室的燃油自动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燃烧室外环(9)上预留有点火装置安装孔(18)用来安装点火器(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旋转爆震燃烧室的燃油自动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室外环(9)靠近内壁面一侧布置了冷却水环腔(17),通过循环供给的冷却水降低燃烧室壁面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旋转爆震燃烧室的燃油自动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燃油回收系统包括燃油回收腔(12)、压缩气囊(13)、燃油回收孔(14)、外环活动板(15)和外环活动板铰链(16);
燃油回收腔(12)位于燃烧室外环(9)的内部,沿轴向靠近燃烧室头部一侧,沿周向则位于燃烧室底部一侧,且沿周向的角度为10°,压缩气囊(13)位于燃油回收腔(12)的内部,外环活动板(15)位于燃油回收腔(12)与环形燃烧腔(11)的分界处,一端为外环活动板铰链(16),通过外环活动板铰链(16)实现外环活动板(15)的转动,进而控制环形燃烧腔(11)与燃油回收腔(12)是否连通,当环形燃烧腔(11)与燃油回收腔(12)连通时,环形燃烧腔(11)内未及时参与爆震燃烧的燃油液滴,受重力作用流入到燃油回收腔(12);
燃油回收孔(14)位于燃油回收腔(12)的底部,一端与燃油回收腔(12)连通,另一端与燃油回收系统的燃油回收管路(2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旋转爆震燃烧室的燃油自动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燃油回收腔(12)为扇形空腔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旋转爆震燃烧室的燃油自动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燃油回收腔(12)与燃烧室轴向的夹角为60°,其作用是将燃油回收腔(12)内的燃油从环形燃烧腔(11)导出到燃油回收管路(28)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旋转爆震燃烧室的燃油自动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环形燃烧腔(11)的供给系统包括空气供给管路(26)、燃油供给管路(27)、空气气源(29)、燃油储箱(30)、电磁阀(23)、调压阀(24)和电磁阀控制单元(25);
空气供给管路(26)用于将空气气源(29)的空气供给到环形燃烧腔(11)的空气供给腔(4)中,燃油供给管路(27)用于将燃油储箱(30)的燃油供给到燃烧室的燃油供给腔(7)中,空气供给管路(26)和燃油供给管路(27)上均设置有电磁阀(23)、调压阀(24)以及电磁阀控制单元(25),电磁阀(23)和电磁阀控制单元(25)通过电脑指令自动控制空气和燃油是否供给,调压阀(24)则控制空气和燃油的供给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旋转爆震燃烧室的燃油自动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环形燃烧腔(11)外的燃油回收系统包括燃油回收管路(28)和防回火装置(22),燃油回收管路(28)的一端与燃油回收孔(14)连接,另一端与燃油储箱(30)连接,用于将燃油回收孔(14)流出的燃油导回燃油储箱(30),防回火装置(22)位于燃油回收管路(2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847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陆两用液压剪切钳
- 下一篇:一拖二蓝牙发射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