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综采工作面集中式智能跟踪通风除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87928.2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98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马威;李德文;张设计;胥奎;庄学安;莫金明;黎志;杨桐;冉川;袁地镜;陈芳;杨俊磊;李腾龙;韩汉;张帆;刘勇;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8 | 分类号: | E21F1/08;E21F5/20;E21F17/00;E21F17/18;E21D1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面 集中 智能 跟踪 通风 除尘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综采工作面集中式智能跟踪通风除尘系统,属于煤矿粉尘治理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工作面液压支架上且贯穿整个工作面的抽尘管路,抽尘管路的末端延伸至工作面回风顺槽并连接有除尘装置;抽尘管路对应于工作面液压支架的位置设有支管路,支管路连接有吸尘装置,吸尘装置安装在工作面液压支架上;吸尘装置连接有尘源跟踪智能控制系统以实现根据尘源相对于该吸尘装置的位置控制吸尘装置的启停;当吸尘装置位于尘源区域时,吸尘装置开启;当吸尘装置位于尘源区域之外时,吸尘装置停止。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割煤逸散的粉尘进行全程自动跟踪抽吸净化,且节能、除尘效率高,为今后煤矿智能化防尘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粉尘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综采工作面集中式智能跟踪通风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煤矿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煤矿的开采速度也得到大幅提升。但是随之凸显的采煤面粉尘污染问题,也日益加重。综采面高浓度粉尘不仅威胁着职工身心健康和矿井的安全生产,还影响了各类监控系统信号采集、传输的可靠性,严重制约了我国煤矿智能开采的发展,亟待进行有效治理。
针对综采面的粉尘治理,已经逐步形成了以煤层注水、湿式喷雾和通风除尘三种方式为主的技术体系。其中,煤层注水作为最根本性措施,由于其施工工程量大,工期久,导致其应用推广受阻。喷雾为最为最常用的粉尘治理措施,但是其在使用时,往往由于水量受限、水质条件差等原因导致喷雾使用效果不理想。通风除尘为最具有能在尘源处高效捕集和净化粉尘的优势,但是研究尚属起步阶段,也无成熟技术及装备。综上所述,针对综采面粉尘污染问题,国内外也无针对有效的治理技术及装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采工作面集中式智能跟踪通风除尘系统,以实现对采煤机割煤逸散的粉尘进行全程自动跟踪抽吸净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综采工作面集中式智能跟踪通风除尘系统,包括设置在工作面液压支架上且贯穿整个工作面的抽尘管路,抽尘管路的末端延伸至工作面回风顺槽并连接有除尘装置;抽尘管路对应于工作面液压支架的位置设有支管路,支管路连接有吸尘装置,吸尘装置安装在工作面液压支架上;吸尘装置连接有尘源跟踪智能控制系统以实现根据尘源相对于该吸尘装置的位置控制吸尘装置的启停;当吸尘装置位于尘源区域时,吸尘装置开启;当吸尘装置位于尘源区域之外时,吸尘装置停止。
可选地,所述尘源跟踪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与吸尘装置的控制系统相连的控制单元,以及与控制单元相连的信号接收器和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邻近吸尘装置布置,与安装在采煤机上的信号发射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吸尘装置的启停根据其所处环境中的粉尘浓度值控制,当粉尘浓度达到预设值时,吸尘装置开启;当粉尘浓度低于预设值时,吸尘装置停止。
可选地,所述吸尘装置连接有粉尘浓度传感器以测量环境中的粉尘浓度,粉尘浓度传感器与吸尘装置的控制系统相连。
可选地,所述吸尘装置的吸尘口朝向煤壁一侧且斜朝向巷道底板设置。
可选地,所述吸尘装置的出风口处设有调风阀以控制出风口的开闭,调风阀与尘源跟踪智能控制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了多个吸尘装置共用一个除尘装置,并通过智能跟踪实现了有选择的开启吸尘装置,在保证最大吸风量的同时,又保证了除尘效率,结构简单且能耗低,为今后煤矿智能化防尘提供了新思路。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879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MCU的车载多参数健康指标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对点装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