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检材采集保存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89515.8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12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刘超;杨幸怡;徐曲毅;刘长晖;李越;黄雅芳;林满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厦门德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0 | 分类号: | C12M1/30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张辉;温洁 |
地址: | 51005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采集 保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检材采集保存器,属于生物检材采集领域,一种生物检材采集保存器,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用于存储擦拭液的储液管,设置于第二容器的内部,储液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呈开口设置,储液管靠近其封闭端的一侧具有便于使储液管断裂的弱化部,夹持部,设置于第二容器,支撑体,可拆卸连接于夹持部的底部,支撑体的一侧具有导液槽,导液槽与储液管的开口端连通,以使储液管流出的擦拭液进入导液槽,采集件,可拆卸设置于支撑体上,具有两个擦拭面。本实用新型的生物检材采集保存器,实现一头干湿两用,不仅减少空间占用,操作简单,而且不会造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检材采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检材采集保存器。
背景技术
生物检材,广义地讲,泛指有生命的动植物的组成全部及部分残留于刑事案件中的痕迹物证。狭义地讲就是与人体有关的毛发、血液、分泌物、人体组织、骨骼等。
在进行生物检材采集很多时候都是通过棉签的干湿两步法擦拭来进行生物检材的采集工作,具体的:1、先将一个棉签用水润湿后擦拭检材疑似部位,2、再用一根干棉签将该疑似部位的水痕擦拭干净。在此过程中一般使用滴瓶或喷雾润湿棉签,然而滴瓶或喷雾的水量很难控制,如果水量过少,则检材疑似部位的生物物证很难采集完全;而水量过多又会加速生物物证中细胞DNA的降解速度,增大后期DNA提取的难度,甚至导致DNA无法检出的情况出现。
现有的生物检材采集保存器有采用两根单头棉签实现一干一湿使用,对于此类由于采用两根棉签,不仅增加成本,而且占用空间。也有采用一根两头棉签干湿分离使用,对于此类存在换头使用时误操作导致操作员对已擦拭的一头造成污染。上述两种方式均需要对两个采集件(棉签头)分离出来进行后续提取和检验等处理,操作麻烦;另外现有的生物检材采集保存器的棉签采用外部施加擦拭液,不仅存在擦拭液污染问题,而且存在擦拭液用量难把控问题。并且现有的采集大多采用棉签,棉签的弧面擦拭不利于转移生物检材,影响采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生物检材采集保存器,仅在采集件的一端设置擦拭面,使用时,一侧为湿润面,相对的另一侧为干燥面,实现一头干湿两用,不仅减少空间占用,操作简单,而且不会造成污染。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检材采集保存器,包括第一容器,一端封闭,另一端呈开口设置,第二容器,与第一容器可拆卸连接,与第一容器连接时将第一容器的开口封闭,用于存储擦拭液的储液管,设置于第二容器的内部,储液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呈开口设置,储液管靠近其封闭端的一侧具有便于使储液管断裂的弱化部,夹持部,设置于第二容器,储液管穿过夹持部,且储液管的开口端位于夹持部的内部,储液管的封闭端位于夹持部的外部,支撑体,可拆卸连接于夹持部的底部,支撑体的一侧具有导液槽,导液槽与储液管的开口端连通,以使储液管流出的擦拭液进入导液槽,采集件,可拆卸设置于支撑体上,具有两个擦拭面,在擦拭液进入导液槽后,靠近导液槽一侧的擦拭面为湿润面,与导液槽相对的另一侧的擦拭面为干燥面。
优选地,第二容器包括第一框、第二框,第一框与第一容器可拆卸连接,第二框与第一框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套、第二夹持套、以及凸出部,第一夹持套设于第一框,储液管的开口端延伸至第一夹持套的内部,当第一框与第一容器连接时,第一夹持套延伸至第一容器的内部,第二夹持套设于第二框,第二夹持套的内侧壁具有用于夹持储液管的凸出部。
优选地,第二框的内部具有隔板,隔板上具有通孔,第二夹持套设置于隔板的一侧,隔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便于掰断弱化部至储液管的封闭端的部分储液管的掰断座,凸出部延伸至掰断座的内侧壁,凸出部与储液管的接触处位于弱化部远离储液管的封闭端的一侧。
优选地,掰断座上具有便于按压掰断后的储液管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厦门德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厦门德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895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热件、密封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