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伸缩调节式对接法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89760.9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49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融森;胡雷雷;周俊杰;高学良;张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2M7/4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季海菊 |
地址: | 71011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调节 对接 法兰 结构 | ||
一种可伸缩调节式对接法兰结构,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法兰面和逆变器交流输出侧法兰面对接,第二框架的法兰面和变压器低压套管法兰面对接,第一框架的连接侧和第二框架的连接侧活动套接,第一框架两侧壁且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套接处,对称设有第一盲孔压铆螺母柱,第二框架两侧壁且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套接处设有与第一盲孔压铆螺母柱相适配的第一长条形调节孔;本实用新型的对接法兰整体为两部分嵌套式结构,通过盲孔压铆螺母柱与长条形调节孔的配合,调整消除逆变器和变压器之间相对位置的距离变化误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准确性高,误差小,实用灵活,防水防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伸缩调节式对接法兰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理念和目标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可以预见的是,以光伏和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将成为我国未来最大的电量来源。而集中式逆变器在光伏并网逆变器中占有着重要的比例,近年来随着光伏产业的飞速发展,集中式逆变器的整机功率越来越大,客户也越来越倾向于将集中式逆变器和中压变压器组合成一个整体,以逆变升压一体机式的集成形式来设计规划自己的光伏电站,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光伏电站运营维护的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
但在一体机中,逆变器和变压器之间对接法兰结构的安装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一体机对接法兰结构是一个整体,这样就无法对逆变器和变压器之间相对距离的变化进行调整。
2、逆变器在叉装时,逆变器会遮挡叉车司机的视线,导致逆变器和对接法兰的安装孔难以对应。
3、逆变器在叉装时,叉车行进距离难以微调,若叉装逆变器前进距离过大,将会使逆变器撞击到对接法兰,易导致对接法兰结构变形或者磕碰掉漆等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伸缩调节式对接法兰结构,通过两部分嵌套式结构,能够在逆变升压一体机中的逆变器和变压器之间,进行高效可靠对接,且可以进行伸缩调节,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准确性高,误差小,实用灵活,防水防尘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伸缩调节式对接法兰结构,包括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所述第一框架1的法兰面和逆变器交流输出侧法兰面对接,第二框架 2的法兰面和变压器低压套管法兰面对接,第一框架1的连接侧和第二框架2的连接侧活动套接,第一框架1两侧壁且第一框架1与第二框架2套接处,对称设有第一盲孔压铆螺母柱3,第二框架2两侧壁且第一框架1与第二框架2套接处设有与第一盲孔压铆螺母柱3相适配的第一长条形调节孔4;第二框架2底壁且第一框架1与第二框架 2套接处,设有第二盲孔压铆螺母柱5,第一框架1底壁且第一框架 1与第二框架2套接处设有与第二盲孔压铆螺母柱5相适配的第二长条形调节孔6;套接后的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两侧壁顶端对称设有压铆螺母7,压铆螺母7与内盖板8两侧折边上设置的第三长条形调节孔9相适配连接。
所述内盖板8上方且第一框架1外侧罩有第一外罩10,内盖板8 上方且第二框架2外侧罩有第二外罩11,第一外罩10与第二外罩11 的连接端重叠,第一外罩10与第二外罩11顶部连接端设有反向折边结构12。
所述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两外侧壁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把手13,以及用于安装固定第一外罩10、第二外罩11的多个焊接固定件14。
所述焊接固定件14上通过第三盲孔压铆螺母柱15与第一外罩 10、第二外罩11两侧壁设置的第四长条形调节孔16相适配。
所述第一外罩10与第二外罩11顶部设有多个第二把手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897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热保温陶瓷响碗
- 下一篇:一种生物菌肥的筛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