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倾倒法熔炼棕刚玉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91880.2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85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学军;凌万当;石铁拴;牛书坤;樊利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川龙泉东风磨料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2 | 分类号: | F27B14/02;F27B14/08;F27B14/14;F27B14/18 |
代理公司: |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智宏亮 |
地址: | 47132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倒 熔炼 刚玉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倾倒法熔炼棕刚玉的设备,包括小车、接包、底座、炉体、炉罩、电极和电极升降装置,所述的炉体其设有出料口的一侧设有倾转轴并通过倾转轴与铰接座铰接,在炉体另一侧设有用于驱动炉体绕倾转轴旋转的液压缸;所述的炉体其外侧壁设有与炉体固连的电极升降装置;所述的炉体其上部设有可升降的电极;在接包内部下方铺设有底衬,所述的底衬下表面与接包下部开口平齐,底衬上表面与接包内侧壁的内衬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出料口与接包落差小,可使倾倒时间缩短1/4,吸尘器节能50%以上;可精确的控制电极升降;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无底接包,在取出凝固的熔块时,不需翻转接包,也不需专用的振捣设备,减少了设备投入,节约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冶炼设备,具体是一种倾倒法熔炼棕刚玉的设备。
背景技术
棕刚玉可采用倾倒炉冶炼法生产,但倾倒方式上还存在缺点。现有的棕刚玉熔炼炉旋转轴在炉体的中间位置,出料口与接包法兰落差达四到五米,倾倒时刚玉熔液对接包冲击大,倾倒烟尘大,热量损失大,现场环境恶劣;此外,刚玉熔炼炉炉体和炉罩分离,这种结构不密封,除尘器抽风量大,熔炼烟尘及加料扬尘不易被约束;调节电极升降装置大都采用卷扬机驱动钢丝绳机构控制电极升降的方式,缺点是:占用空间大,精确控制电极困难,即使使用了变频器,也难以对电极升降做倒精确和平稳控制,并且时有发生卷扬机排绳不正常,致使电极倾斜的情况。
另外,倾倒炉冶炼法中,接包中熔块的取出方式采用翻转法,即将接包翻转,利用重力使熔块脱出,但这种方式下,一是需要需要功率较大的翻转设备,二是熔块常常不易脱出,还需要配备振动设备以及振捣设备作为辅助,资源损耗大。同时,由于出料口与接包法兰落差大,倾倒时,高温耐火材料熔液对接包冲击大,接包底部容易磨损,抗冲击能力迅速减弱,因此,现有接包的使用寿命也一直是个短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倾倒法熔炼棕刚玉的设备,通过将炉体倾转轴安装在炉体前端,双液压缸从后端顶起倾倒出料,由于炉体系统质心在倾转轴后方,既能提高稳定性,又能降低炉嘴与接包落差,并结合棕刚玉熔炼特点,将熔炼系统的炉体、炉罩和电极升降装置进行一体化设计,将接包设计为为分体式的结构,对接包底部易磨损的部位进行结构替换,从而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倾倒法熔炼棕刚玉的设备,包括小车、接包、底座、炉体、炉罩、电极和电极升降装置,所述的炉体其整体为上部设有开口的圆柱型腔体结构,其外侧壁上设有降温水带,炉体底部设为球面,炉体上部开口设有炉罩;所述的炉体侧壁上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外侧下方设有轨道,所述的小车在轨道上运行,小车上端面设为平面;
所述的炉体底部位于出料口的两侧分别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均设有铰接座,所述的炉体其设有出料口的一侧设有倾转轴并通过倾转轴与铰接座铰接,在炉体另一侧设有用于驱动炉体绕倾转轴旋转的液压缸;
所述的炉体其外侧壁设有与炉体固连的电极升降装置;所述的炉体其上部设有可升降的电极,所述的电极上端与电极升降装置拆卸的固连,下端穿过炉罩并位于炉体内部;
所述的接包设置在小车上端面,接包整体为内部设有锥台形型腔的壳体结构,所述锥台形型腔的上端面面积大于下端面面积,在接包的上部、下部均设有开口,上部开口与锥台形型腔的上端面相配适,下部开口与锥台形型腔的下端面相配适,在接包内侧壁设有内衬,在接包内部下方铺设有底衬,所述的底衬下表面与接包下部开口平齐,底衬上表面与接包内侧壁的内衬相接触。
所述的小车其上端面中部铺设有过渡层,所述接包置于过渡层上;所述的过渡层由颗粒状的耐火材料堆放而成,其材质与接包中熔液的材质相同;过渡层的上表面四周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与接包外侧壁相接触。
所述的内衬为固化在接包内壁上的耐火材料层;所述的底衬由颗粒状的耐火材料堆放而成,其材质与接包中熔液的材质相同,所述的底衬其上表面为锥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川龙泉东风磨料磨具有限公司,未经伊川龙泉东风磨料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918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接包装置
- 下一篇:实验室用小鼠模型辅助采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