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绝缘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93340.8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29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高翔;杨林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精力思电气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82 | 分类号: | H01M50/282;H01M10/613;H01M10/0525;H01M10/6554;H01M10/6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绝缘 盖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绝缘盖板,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位于两侧平行设置的绝缘导热板层一和绝缘导热板层二,位于绝缘导热板层一和绝缘导热板层二之间设置有一绝热板;位于绝缘导热板层一和绝缘导热板层二之间设置有热管;位于热管周侧的绝热板和绝缘导热板层一、绝热板和以及绝缘导热板层二之间填充有填充材料;填充材料为泡沫。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绝缘导热板层二、绝缘导热板层一、绝热板和热管,利用热管进行热量传递散热,使得该锂电池绝缘盖板在具备绝缘的前提下,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电池绝缘盖板。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
中国专利号CN201810269968.2提供一种新能源锂电池盖板,包括盖板,盖板的基面均开设有通孔,盖板的底部均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有弹簧,通孔的内壁设有扣板,扣板固定连接有挡板,扣板连接有锂电池,盖板包括有有第一层板。本发明通过玻璃纤维穿过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底层板,且开纤布A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层板,第二层板的底部覆有开纤布B,增加盖板的强度和韧性,具有防爆特性,使用极为安全;通过锂电池位于盖板的基面上,减少复杂的装配,结构极其简单,节约装配时间。
但是该盖板设计只有简单固定作用以及一定的防爆特性,并没有其他的作用,电池在不断使用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电能转换成热能,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不然会影响电池的使用性能,且该盖板结构极且不具备散热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绝缘盖板,通过采用绝缘导热板层二、绝缘导热板层一、绝热板和热管,解决了现有的现有的锂电池盖板结构性差、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锂电池绝缘盖板,包括位于两侧平行设置的绝缘导热板层一和绝缘导热板层二,位于所述绝缘导热板层一和绝缘导热板层二之间设置有一绝热板;位于所述绝缘导热板层一和绝缘导热板层二之间设置有热管;位于所述热管周侧的绝热板和绝缘导热板层一、绝热板和以及绝缘导热板层二之间填充有填充材料;所述填充材料为泡沫。
进一步地,所述热管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第一热管和若干平行设置的第二热管;所述第二热管和第一热管的长度方向平行、且呈交替设置;所述热管包括一贯穿绝热板的贯穿段,所述贯穿段的分别连通有第一散热段和第二散热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段的底侧面与所述绝缘导热板层二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散热段的上表面与所述绝缘导热板层一的底侧面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导热板层一和绝缘导热板层二结构相同;均包括位于中间的铜板层,所述铜板层的靠近所述热管的一侧设置有绝缘导热层,所述铜板层的另一侧设置有铝基板层;所述绝缘导热层由30%的环氧树脂和70%的导热填料粉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绝热板由多个铝膜层与多个玻璃纤维毡层交替堆叠形成。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密封边框,所述密封边框包括一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的内周侧壁设置有向内侧凸出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绝缘导热板层一和绝缘导热板层二之间、且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分别抵接所述绝缘导热板层一、绝缘导热板层二;所述连接部和绝缘导热板层一、绝缘导热板层二之间均设置有交联剂连接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绝缘导热板层二、绝缘导热板层一、绝热板和热管,利用热管进行热量传递散热,使得该锂电池绝缘盖板在具备绝缘的前提下,提高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精力思电气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精力思电气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933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