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乳头凹陷矫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11807.7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68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晓;黄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权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99 | 代理人: | 何文豪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头 凹陷 矫正 装置 | ||
一种乳头凹陷矫正装置,包括手持筒、吸筒,所述手持筒内设置抽拉杆,所述抽拉杆连接活塞且带动活塞在手持筒内往返运动,所述手持筒通过软管连接吸筒,所述吸筒上设置若干放气孔,在放气孔上设置滑动键,所述滑动键可在吸筒外壁上滑动且可堵塞放气孔,所述吸筒前端连接吸罩,所述吸罩呈扩张口且在扩张口端面设置软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乳头凹陷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乳头不能凸出而是向内凹陷,称为乳头内陷。乳头内陷的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头低平或回缩,受刺激后可凸出或可挤出乳头。重者表现为乳头完全陷于乳晕内,无法被牵出,呈火山口状,并常伴有分泌物或异味。内陷的乳头即使挤出,也一般较细小,常无明显的乳头颈部,并呈分裂状。女性乳头内陷的发生率为1%~2%,通常为双侧,亦可仅发生于一侧,乳头内陷程度可不一致,乳头内陷影响乳房外形美观,此外,由于凹陷乳头可积存污垢或油脂,造成感染或异味,更为严重的是,乳头内陷使婴儿难以吸吮乳汁,失去哺乳功能。
目前临床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将注射器切掉头部,用针管部分拉伸,通过负压吸住乳头从而进行乳头凹陷的矫正,但因针管部分人工切割后不整齐,具有刮伤患者皮肤的风险,且需要双手操作,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使用简单的乳头凹陷矫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乳头凹陷矫正装置,包括手持筒、吸筒,所述手持筒内设置抽拉杆,所述抽拉杆连接活塞且带动活塞在手持筒内往返运动,所述手持筒通过软管连接吸筒,所述吸筒上设置若干放气孔,在放气孔上设置滑动键,所述滑动键可在吸筒外壁上滑动且可堵塞放气孔,所述吸筒前端连接吸罩,所述吸罩呈扩张口且在扩张口端面设置软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手持筒前端设置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设有外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软管一端设有内螺纹,软管通过内外螺纹与连接端口构成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吸筒和吸罩外壁设置一层保护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保护套采用硅胶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吸筒外壁上设置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滑动键,滑动键底端设置橡皮密封垫,橡胶密封垫可遮挡放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软管与吸筒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便捷、安全可靠、易于维护;采用软垫增加密封性,提高使用舒适度;在吸筒和吸罩外壁均设置保护套,起到保护吸筒和吸罩的作用,延长其使用寿命;设有放气孔用作在负压过程中释放外界空气进入调整负压,避免患者过渡负压造成不适感,同时还可用作手持筒排空气体,便于重复进行负压吸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滑动键安装在吸筒上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手持筒,2-吸筒,3-抽拉杆,4-活塞,5-软管,6-放气孔,7-滑动键,8-吸罩,9-软垫,10-连接端口,11-保护套,1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118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泵定时吹扫结构
- 下一篇:一种空间测光辅助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