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包电芯电解液引流装置及引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16993.3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13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691 | 分类号: | H01M50/691;H01M50/67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宋会然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包电芯 电解液 引流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电芯电解液引流装置及引流系统,软包电芯电解液引流装置包括集液部、抽液部;集液部与软包电芯被刺破的抽气孔一一对应设置,各集液部包括分设于软包电芯两侧的两个集液槽,且各集液槽被驱使能够移动至抽气孔下方,以收集经由抽气孔流出的电解液;抽液部通过管路与集液部相连,以将集液部收集的电解液抽取至预设存储空间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包电芯电解液引流装置,设置有集液部用以对电芯内的电解液进行收集,且集液部包括集液槽,以阻断电解液从抽气孔向下流的路径;另外,通过抽液部可将集液部收集的电解液抽取到预设存储空间内,从而可有效避免电解液外流到电芯外表面,减少清洁过程,且避免造成电芯外观异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电芯制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包电芯电解液引流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有该电解液引流装置的软包电芯电解液引流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软包电芯电解液引流的工艺主要采用平躺和卧式抽空工艺,采用抽气和抽液的方式,抽气口对着刺孔处,将多余的电解液一并抽走。此工艺对电解液损失量无严格控制,而立式抽空工艺下,电解液损失量控制较严格(1.5g以内)。其中,在立式抽空工艺下,有采用抽气封装完切除气袋的方式,但切刀装置和气袋收集装置占用空间较大,对腔体抽气效果存在一定影响,且无法避免电解液流到封印下侧污染电芯;有采用抽气封装后进行表面清洁的方式,由于电解液的特性对其清洁较困难,且清洁装置使用后容易硬化会造成电池表面外观异常。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软包电芯电解液引流装置,以解决抽空后电解液从抽气处外溢流到电芯上,而对电池造成外观不良及导致封印厚度超标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软包电芯电解液引流装置包括集液部、抽液部;其中,
所述集液部与软包电芯被刺破的抽气孔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集液部包括分设于所述软包电芯两侧的两个集液槽,且各所述集液槽被驱使能够移动至所述抽气孔下方,以收集经由所述抽气孔流出的电解液;
所述抽液部通过管路与所述集液部相连,以将所述集液部收集的所述电解液抽取至预设存储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软包电芯电解液引流装置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集液槽移动至所述抽气孔下方的驱动部。
进一步的,所述管路包括分置于所述软包电芯两侧的两个连接管路,各侧的所述集液槽连接于同一所述连接管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为与各所述连接管路一一对应相连的两个。
进一步的,各所述驱动部被设置为分别驱使与之对应的所述连接管路沿所述软包电芯的厚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各所述连接管路通过软管与储液罐相连,所述储液罐构成所述预设存储空间;
所述抽液部采用与所述储液罐相连的抽气泵。
进一步的,沿靠近所述抽液部的方向,所述连接管路的高度渐低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采用直线气缸或直线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集液槽为锥形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包电芯电解液引流装置,设置有集液部用以对电芯内的电解液进行收集,且集液部包括集液槽,以阻断电解液从抽气孔向下流的路径;另外,通过抽液部可将集液部收集的电解液抽取到预设存储空间内,从而可有效避免电解液外流到电芯外表面,减少清洁过程,且避免造成电芯外观异常。
(2)设置有驱使集液槽移动的驱动部,可实现对集液槽的快速定位,且定位精度高,节省电解液整体的引流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169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