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通道光纤拉曼光谱温度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18778.7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86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方;曹小杉;郑改革;钱征华;胡兴;何佑美;钟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光蓝物联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1/324 | 分类号: | G01K1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光纤 光谱 温度 测量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曼光谱温度测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光纤拉曼光谱温度测量系统,包括激光光源、激光光束器、光源驱动电路、窄带滤光片、测温光纤、光纤传感器、第一拉曼探头、第二拉曼探头、拉曼波分复用器、光探测器模块、信号采集电路、微型光纤光谱仪、计算设备、通信装置、信号处理电路、转换器、检测终端、检测中心、预警中心和数据显示模块。激光光源经过窄带滤光片、测温光纤和光纤传感器,通过拉曼波分复用器传输至微型光纤光谱仪和光探测器模块同时配合第一拉曼探头和第二拉曼探头将获得光谱数据传输至计算设备、信号处理电路和信号采集电路中,通过通信装置经过转换器到达检测终端和检测中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曼光谱温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多通道光纤拉曼光谱温度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火灾报警、电缆监测、油田测井和结构健康监测等领域,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温度传感器以及光纤光栅传感器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两种光纤传感器,拉曼散射是当入射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入射电磁场会引起物质分子瞬时变形,导致分子中化学键振动模式的极化率变化,光子向物质传递一部分能量或从物质吸收一部分能量,形成拉曼散射。能量低的散射光称为斯托克斯散射,而能量高的散射光称为反斯托克斯散射,现有的光纤拉曼光谱温度测量系统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现有的光纤拉曼光谱温度测量系统检测方式单一,获得的检测数据不能全面为工作人员展示。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通道光纤拉曼光谱温度测量系统,具备检测数据准确,实时监控显示数据等优点,解决了检测方式单一,获得的检测数据不能全面为工作人员展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通道光纤拉曼光谱温度测量系统,包括激光光源、激光光束器、光源驱动电路、窄带滤光片、测温光纤、光纤传感器、第一拉曼探头、第二拉曼探头、拉曼波分复用器、光探测器模块、信号采集电路、微型光纤光谱仪、计算设备、通信装置、信号处理电路、转换器、检测终端、检测中心、预警中心和数据显示模块,激光光源的输出端分别与激光分束器和窄带滤光片电性连接,窄带滤光片的输出端分别与拉曼波分复用器、第一拉曼探头和测温光纤电性连接,测温光纤的输出端与光纤传感器电性连接,激光分束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拉曼探头电性连接。
优选的,拉曼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微型光纤光谱仪和光探测器模块电性连接,光探测器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电路和信号采集电路电性连接。
优选的,信号处理电路和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出端与计算设备双向电性连接,计算设备与微型光纤光谱仪双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计算设备的输出端与通信装置电性连接,通信装置的输出端与转换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检测终端电性连接,检测终端的输出端与检测中心电性连接。
优选的,检测中心的输出端与预警中心电性连接,预警中心的输出端与数据显示模块电性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通道光纤拉曼光谱温度测量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多通道光纤拉曼光谱温度测量系统,通过激光光源经过窄带滤光片、测温光纤和光纤传感器,通过拉曼波分复用器传输至微型光纤光谱仪和光探测器模块同时配合第一拉曼探头和第二拉曼探头将获得光谱数据传输至计算设备、信号处理电路和信号采集电路中,通过通信装置经过转换器到达检测终端和检测中心,可以多方面的获得准确的测算数据,计算设备和检测中心通过将数据与现有数据进行比对并传输至数据显示模块中,当数据异常时通过预警中心警示工作人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光蓝物联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光蓝物联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187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