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电化学抛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29114.0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78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琼;张国凤;周挺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F3/16 | 分类号: | C25F3/16;C25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化学 抛光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化学抛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电化学抛光设备,包括阳极结构、阴极结构、自动升降装置、抛光槽、抛光液、冷却装置和电源,阴极结构包括阴极连接线、金属线圈和若干个阴极片,阴极片与金属线圈连接,阴极连接线一端与金属线圈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连接;自动升降装置包括控制台、设置在控制台内的电机、与电机配合连接的升降机构以及设置在升降机构上的夹紧件,进行抛光工作时,阳极结构与夹紧件连接,阴极片被浸润在抛光液中,阴极连接线串联金属线圈,金属线圈设置在抛光槽内,避免了阴极连接线直接与液体发生接触,出现短路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化学抛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电化学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对于金属支架需求也随之增多,其中影响金属支架与血液相容性的主要因素为抛光工件的表面粗糙度,粗糙度越大,凝血的可能性越大。
电化学抛光是在特定的液体内,以被抛光工件为阳极,不溶性不活泼金属为阴极,阴阳极同时侵入到电化学抛光槽中,在一定的温度、电压和电流密度下,通过接通直流电离反应而产生有选择性的阳极溶解,从而到工件表面上的微小凸起部分进行溶解,工件表面逐渐变为平滑光洁,进而工件表面实现光洁度增大的效果。相较于传统的物理抛光而言,电化学抛光均匀性更好,材料表面处理更加圆润,产生的血管损伤甚至破裂的风险更小。
专利CN201920917050.4 公开了一种阴极结构、电化学抛光槽及电化学抛光设备,该阴极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阴极部和至少一第二阴极部,所述第一阴极部与所述第二阴极部相连,所述第一阴极部与所述第二阴极部用于抛光工件的表面;该专利技术方案的缺陷在于:阴极导线与阴极结构直接相连,阴极结构被置于抛光槽内与液体直接接触,导致阴极导线容易沾到液体,从而发生短路等问题,其次,抛光工件在抛光槽内完成抛光之后,需要手动将抛光件从抛光槽内取出,导致与工作人员发生交叉污染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针对抛光工件在拿取时容易发生交叉污染以及阴极结构被置于抛光槽内容易与液体接触,发生短路等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化学抛光设备。现有技术中的电化学抛光设备虽然在改善工件的表面抛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抛光工件在拿取时容易发生交叉污染以及阴极结构被置于抛光槽内容易与液体接触,发生短路等问题还是无法解决,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控升降抛光工件,可以避免工作人员在拿取抛光件时与抛光液体发生交叉污染,同时阴极结构具有串联组合,密封在电化学抛光槽的槽盘中,避免连接线与液体接触引起的液体污染与可能出现的短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新型的电化学抛光设备,包括阳极结构、阴极结构、自动升降装置、抛光槽、抛光液、冷却装置和电源,所述阴极结构包括阴极连接线、金属线圈和若干个阴极片,所述阴极片与所述金属线圈连接,所述阴极连接线一端与所述金属线圈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自动升降装置包括控制台、设置在控制台内的电机、与电机配合连接的升降机构以及设置在升降机构上的夹紧件,进行抛光工作时,所述阳极结构与所述夹紧件连接,所述阴极片被浸润在所述抛光液中。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抛光槽包括槽体与槽盖,所述金属线圈设置在所述槽盖内;并且,所述阴极片均布设置在所述金属线圈的下端或者所述阴极片错位设置在所述金属线圈的下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阴极片包括连接件和交联反应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金属线圈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交联反应片上均布设有多个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交联反应片整体呈现矩形或椭圆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交联反应片采用金属钛制成,所述交联反应片表面镀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29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弹簧加工用旋铆机的减震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头锥面包络蜗轮滚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