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平飞和悬停的涵道风扇入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36712.0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18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葛晨辉;李蕾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磐拓航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7/04 | 分类号: | F02C7/04;F02K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付钦伟 |
地址: | 2003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平飞 悬停 风扇 入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平飞和悬停的涵道风扇入口结构,飞机的外端设置有涵道;风扇面,所述风扇面设置在涵道的内侧;涵道唇口,所述涵道唇口位于涵道的左端。所述涵道的入口处沿圆周方向和涵道唇口处均设置有交叉静态气道。本结构没有可动几何装置,减小了结构重量,减少了结构系统复杂程度,降低维护成本,增加了系统可靠性。此设计消除了悬停时涵道内侧的气流分离,入口总压损失小,确保涵道风扇产生较大推力。此设计消除了巡航时涵道外侧的气流分离,减小了附加阻力提高巡航升阻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涵道风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用于平飞和悬停的涵道风扇入口结构。
背景技术
涵道风扇为飞机提供动力,涵道内气流流量由通过风扇的流量决定。
在某个质量流下,在悬停状态下,外界气流加速进入唇口,在唇口后涵道内壁易产生分离,增加入口总压损失使推力减小,所以只用于悬停状态的涵道入口通常设计呈喇叭形。
在某个质量流下,在巡航状态下,外界气流速度较快,一部分气流减速进入涵道,一部分从涵道内侧绕过唇口流向涵道外侧,易发生气流分离产生附加阻力,所以以巡航作为设计工况的涵道通常入口面积小于扇面面积。
由于巡航与悬停时涵道流场区别较大,同时用于悬停与巡航的涵道唇口设计常采用可变几何装置,适应流场变化。这种设计需要附加可动结构并设计控制逻辑,加大了结构重量及系统复杂程度,降低可靠性增加维护成本。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用于平飞和悬停的涵道风扇入口结构,解决上述涵道风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平飞和悬停的涵道风扇入口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巡航与悬停时涵道流场区别较大,同时用于悬停与巡航的涵道唇口设计常采用可变几何,这种设计需要附加可动结构并设计控制逻辑,加大了结构重量及系统复杂程度,降低可靠性增加维护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用于平飞和悬停的涵道风扇入口结构包括涵道、风扇面、涵道唇口和交叉静态气道;
风扇面,所述风扇面设置在涵道的内侧;
涵道唇口,所述涵道唇口位于涵道的入口端。
其中,所述涵道唇口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交叉静态气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没有可动几何装置,减小了结构重量,减少了结构系统复杂程度,降低维护成本,增加了系统可靠性。此设计消除了悬停时涵道内侧的气流分离,入口总压损失小,确保涵道风扇产生较大推力。此设计消除了巡航时涵道外侧的气流分离,减小了附加阻力提高巡航升阻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平飞和悬停的涵道风扇入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涵道悬停状态下气流流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涵道巡航状态下气流流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飞机悬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飞机巡航状态示意图;
图中:涵道2、风扇面3、涵道唇口4和交叉静态气道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磐拓航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磐拓航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36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美容仪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压锅炉双壳体给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