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紫外线以及臭氧的消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36842.4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91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邢奕;朱金才;姜博;郑贵堃;岳涛;苏伟;温维;押浩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长剑环境治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A61L2/20;A61L2/24;A61L2/26;A61L9/20;A61L9/12;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国瑞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紫外线 以及 臭氧 消毒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紫外线以及臭氧的消毒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紫外线与臭氧相结合的方式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即紫外线灯一方面发出紫外线,对场所进行紫外消毒,另一方面,其作为紫外线照射式臭氧发生器的发光源,用于产生臭氧,以便对场所进行臭氧消毒;由此,臭氧可以杀灭紫外线无法处理的孢子、孢囊以及病毒等,同时臭氧为气体,覆盖范围更广,可做到无死角消毒,消杀效果更好;另外,利用紫外线照射产生的臭氧浓度较低,对环境以及人体影响较小;因此,采用紫外线与臭氧耦合作用的消毒系统,相比于传统的臭氧以及紫外线消毒,其消毒时间更短,消毒效率更高,也更为安全以及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共场所消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紫外线以及臭氧的消毒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传染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肆虐(如新冠肺炎、非典等),为预防病毒在人员聚集性公共场所的传播,从而有效切断传播途径,成为传染疾病防控的重要一环;因此,寻找更为有效的公共场所消杀技术这一问题就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
目前,大型公共场所的消杀主要采用以下方式:(1)紫外线消毒,其原理为: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或RNA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2)臭氧消毒,臭氧能氧化分解细菌内部葡萄糖所需的酶,使细菌灭活死亡,同时可以与细菌、病毒作用,破坏它们的细胞器、DNA(DeoxyriboNucleicAcid,脱氧核糖核酸)以及RNA(Ribonucleic Acid,核糖核酸),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受到破坏,导致细菌死亡,并且能透过细胞膜组织,侵入细胞内,作用于外膜的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使细菌发生通透性畸变而溶解死亡。
但是,前述消杀方式存在以下不足:紫外线消毒难以处理孢子、孢囊和病毒等,并且没有持续消毒的能力,同时还可能存在微生物的光复活问题,对大型公共场所来说,不易做到在整个空间内的均匀辐射,有照射的阴影区;臭氧本身活性较强,较易分解,但是消毒后残留的臭氧对人体呼吸道有一定危害,并且在相对湿度较低时,消毒效果受到较大影响,且单独进行臭氧消毒所需时间的较长;因此,提供一种具有持续消毒能力,消毒覆盖范围广,消毒效果好且消毒所需时间短的消毒系统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紫外线以及臭氧的消毒系统,以解决紫外线消毒所存在的难以处理孢子、孢囊和病毒,且不易做到整个空间的消毒,以及臭氧消毒所存在的消毒时间较长以及对人体有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紫外线以及臭氧的消毒系统,包括:紫外线照射模块、臭氧发生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连接所述紫外线照射模块以及所述臭氧发生模块的受控端;
所述紫外线照射模块包括多个紫外线灯,且所述多个紫外线灯中的每个紫外线灯均安装于待消毒场所内;
所述臭氧发生模块包括紫外线照射式臭氧发生器以及臭氧运输管道,其中,所述多个紫外线灯中的任一紫外线灯作为所述紫外线照射式臭氧发生器的发光源,且所述紫外线照射式臭氧发生器的出气端连通所述臭氧运输管道;
所述臭氧运输管道布置于所述待消毒场所内,且所述臭氧运输管道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喷头。
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采用紫外线与臭氧相结合的方式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即紫外线灯一方面发出紫外线,对场所进行紫外消毒,另一方面,其作为紫外线照射式臭氧发生器的发光源,用于产生臭氧,以便对场所进行臭氧消毒;由此,臭氧可以杀灭紫外线无法处理的孢子、孢囊以及病毒等,同时臭氧为气体,覆盖范围更广,消杀效果更好;另外,利用紫外线照射产生的臭氧浓度较低,对环境以及人体影响较小;因此,采用紫外线与臭氧耦合作用的消毒系统,相比于传统的臭氧以及紫外线消毒,其消毒时间更短,消毒效率更高,也更为安全以及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长剑环境治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中科长剑环境治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368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解稀土金属钨坩埚
- 下一篇:车载网联导航仪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