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腐竹揭皮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37600.7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15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定市长岗坡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45 | 分类号: | A23L11/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7200 广东省云浮市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竹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腐竹揭皮成型装置,包括揭皮槽、升降机构、电机、转轴、径向轴、切割轴、弧形刀片和揭皮杆,所述电机可上下位移地设置于所述揭皮槽的顶部,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电机,所述揭皮槽为圆柱形槽,所述转轴竖直设置于所述揭皮槽的中心轴线位置,所述转轴的顶部连接所述电机,所述转轴的底部连接所述径向轴的一端,所述径向轴沿所述转轴的径向延伸,所述切割轴沿所述揭皮槽的内壁竖直设置,所述切割轴的顶部连接所述径向轴的另一端,所述弧形刀片连接于所述切割轴上,且所述弧形刀片与所述揭皮槽的内壁抵接,所述揭皮杆水平设置于所述切割轴的底部。本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腐竹揭皮装置易出现残留,影响腐竹成型完整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腐竹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腐竹揭皮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腐竹是将豆浆加热煮沸后,经过一段时间保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挑出后下垂成枝条状,再经干燥而成。其形类似竹枝状,称为腐竹。腐竹是一种由大豆蛋白膜和脂肪组合成的一定结构的产物。营养价值高、易于保存、食用方便,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现有的腐竹在形成薄膜后,薄膜易与容器的内壁产生粘连,从而在揭皮的过程中,腐竹易发生破裂,或是在容器的内壁上残留有腐竹,影响后续生产腐竹的完整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腐竹揭皮成型装置,以解决现有腐竹揭皮装置易出现残留,影响腐竹成型完整性的问题,该腐竹揭皮成型装置能够避免腐竹成型过程中与容器内壁之间的粘连,提高成型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腐竹揭皮成型装置,包括揭皮槽、升降机构、电机、转轴、径向轴、切割轴、弧形刀片和揭皮杆,所述电机可上下位移地设置于所述揭皮槽的顶部,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电机,所述揭皮槽为圆柱形槽,所述转轴竖直设置于所述揭皮槽的中心轴线位置,所述转轴的顶部连接所述电机,所述转轴的底部连接所述径向轴的一端,所述径向轴沿所述转轴的径向延伸,所述切割轴沿所述揭皮槽的内壁竖直设置,所述切割轴的顶部连接所述径向轴的另一端,所述弧形刀片连接于所述切割轴上,且所述弧形刀片与所述揭皮槽的内壁抵接,所述揭皮杆水平设置于所述切割轴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腐竹揭皮成型装置还包括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和所述出料管分别连接于所述揭皮槽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腐竹揭皮成型装置还包括有导热油夹套,所述导热油夹套位于所述揭皮槽的外壁上。
本腐竹揭皮成型装置在进行腐竹的制备作业时,在揭皮槽中腐竹膜成型后,所述电机控制所述转轴缓慢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弧形刀片环绕所述揭皮槽的内壁进行转动,将腐竹的边缘与揭皮槽的内壁分离,分离后再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将所述揭皮杆上提,进而将腐竹膜提起,该腐竹揭皮成型装置能够有效避免在揭皮过程中在内壁上残留腐竹,同时也有效保证了腐竹成型的完整性,避免腐竹膜开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腐竹揭皮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腐竹揭皮成型装置,该腐竹揭皮成型装置能够避免腐竹成型过程中与容器内壁之间的粘连,提高成型完整性。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定市长岗坡食品有限公司,未经罗定市长岗坡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376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