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区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44901.2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84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乔国锋;丁剑;徐进;戴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和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王健 |
地址: | 215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区 电动汽车 交流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小区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包括:内置有若干电器元件的壳体,所述壳体一个侧壁的上部开设有一出风口,所述壳体另一个侧壁的下部开设有一进风口,所述出风口、进风口开设于壳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所述壳体开设有出风口一侧的外部设置有一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与所述出风口之间通过一输气管连通,内部安装有风扇的所述箱体远离壳体一侧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通孔,使得箱体内部与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因壳体内电器元件的热量堆积或者散热不均匀导致的损耗、损伤以及安全隐患,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如下:由于电流在设备电路传输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热量,若不及时进行散热,则容易导致相关元件加速老化、使用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区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该小区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可以避免因壳体内电器元件的热量堆积或者散热不均匀导致的损耗、损伤以及安全隐患,延长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区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包括:内置有若干电器元件的壳体,所述壳体一个侧壁的上部开设有一出风口,所述壳体另一个侧壁的下部开设有一进风口,所述出风口、进风口开设于壳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所述壳体开设有出风口一侧的外部设置有一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与所述出风口之间通过一输气管连通,内部安装有风扇的所述箱体远离壳体一侧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通孔,使得箱体内部与外部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箱体内具有一竖直设置的安装板,2个所述风扇间隔安装于安装板上。
2. 上述方案中,呈柱状的所述壳体的后表面上开有一门洞,此门洞上铰接安装有箱门。
3. 上述方案中,所述壳体前表面上部安装有一框体,所述框体内安装有显示屏。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小区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其出风口、进风口开设于壳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壳体开设有出风口一侧的外部设置有一箱体,箱体的顶部与出风口之间通过一输气管连通,内部安装有风扇的箱体远离壳体一侧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通孔,使得箱体内部与外部连通,实现了对壳体内产生的热量的持续、均匀、高效排出,避免因壳体内电器元件的热量堆积或者散热不均匀导致的损耗、损伤以及安全隐患,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用新型小区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侧视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2为实用新型小区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侧视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3为实用新型小区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风扇;2、箱体;3、壳体;4、输气管;5、框体;6、显示屏;7、箱门;8、进风口;9、安装板;10、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和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和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449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水泥吨袋装车用叉车限位装置
- 下一篇:即插即充储能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