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桩型地基处置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45328.7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94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彭龙帆;徐小洋;李纪昕;刘浩;於程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6 | 分类号: | E02D5/46;E02D5/58;E02D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地基 处置 加固 结构 | ||
1.一种混合桩型地基处置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PHC桩(1)和搅拌桩(2),PHC桩(1)和搅拌桩(2)间隔交替设置,其中PHC桩(1)呈方形布置,搅拌桩(2)呈十字形布置,PHC桩(1)的桩顶穿过地下水层且位于持力层上;所述搅拌桩(2)的长度大于淤泥质土土层的厚度;
所述PHC桩(1)包含PHC主桩体(11)和PHC桩帽(12),所述PHC桩(1)为T形结构;其中横部为PHC桩帽(12),竖部为PHC主桩体(11),所述PHC桩帽(12)为T形设置,其竖部插入PHC主桩体(11)内;所述PHC桩帽(12)伸入地面层(3),所述地面层(3)包含垫层和加固层;其中垫层的厚度大于PHC桩帽(12)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桩型地基处置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桩(2)为双向水泥搅拌桩(2),每套水泥搅拌桩(2)对应设置蓄水池和存储池,搅拌池内连接有全自动制浆仪;所述双向水泥搅拌桩(2)连接的搅拌机底部连接有临时平台板,临时平台板铺设于已施工的PHC桩(1)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桩型地基处置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桩(2)包含同长桩和短柱,长桩和短柱在加固区结合设置,且短桩的长度不小于淤泥质土土层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桩型地基处置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HC桩帽(12)的横部包含PHC桩帽横部主体(121)和PHC桩帽横部钢筋(122),竖部包含为PHC桩帽竖部钢筋(124)和PHC桩帽竖部主体(123),所述PHC桩帽竖部钢筋(124)顶部伸入PHC桩帽横部主体(121)内并与PHC桩帽横部钢筋(122)对应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合桩型地基处置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HC桩帽横部钢筋(122)包含层状设置的水平筋横筋、层状设置的水平纵筋和连接于各层之间的竖向加强筋;所述水平筋横筋和水平纵筋适应PHC桩帽(12)形状呈框架布置,竖向加强筋还与PHC桩帽竖部钢筋(124)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合桩型地基处置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HC桩帽竖部主体(123)为圆柱状并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PHC桩帽竖部主体(123)内部设置有PHC桩帽竖部钢筋(124),所述PHC桩帽竖部钢筋(124)包含环向上间隔的竖筋以及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箍筋,PHC桩帽竖部钢筋(124)顶部伸出管桩并与PHC桩帽横部钢筋(122)对应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桩型地基处置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HC桩帽(12)伸入地面层(3),所述地面层(3)包含回填土层(31)和水泥层(32);其中回填土层(31)的厚度大于PHC桩帽(12)的厚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合桩型地基处置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土层(31)包含第一回填土层(31)和第二回填土层(31),第一回填土层(31)的厚度适应PHC桩帽(12)的厚度,第二回填土层(31)顶部高度适应设计高度,所述第一回填土层(31)和第二回填土层(31)之间设置有土工格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混合桩型地基处置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层(32)包含水泥土,水泥层(32)底部和第二回填土层(31)顶部设置有土工格栅;所述水泥层(32)内还设置有加筋网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453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