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残障人员高处就寝辅助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47729.6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91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雅晶;王飞;陈德康;李叶锋;殷齐龙;李梁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G7/14 | 分类号: | A61G7/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兆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1 | 代理人: | 陈龙勇 |
地址: | 233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残障 人员 高处 就寝 辅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残障人员高处就寝辅助器,包括底座、推把和限位盘,所述底座的底部四周设置有滚轮,且底座的的顶部一端固定有L形固定杆,同时L形固定杆的顶部设置有导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端设置有小型卷扬机,且小型卷扬机通过钢丝绳与吊篮相连接,所述推把固定在底座的一侧,且推把的外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限位盘固定在L形固定杆的上方。该残障人员高处就寝辅助器设置有吊篮和活动套筒,通过小型卷扬机对钢丝绳收卷,即可带动吊篮上升,以便带动残障人员移动至床板上,帮助残障人员上床就寝,在吊篮上升同时,会通过连接杆来带动活动套筒在L形固定杆表面进行滑动,使得能够提高吊篮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提高其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残障人员辅助工具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残障人员高处就寝辅助器。
背景技术
残障人员通常是指肢体、语言、听力、精神、智力或多重存在长期缺损的人员,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数,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和各类残疾人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例,推算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8502万人,由于社会福利的不断提高,残障人员疗养院也在不断增多,但由于多数残障人员行动不便,导致在夜间就寝时较为麻烦,需要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才能上床就寝,为此,需要一种残障人员高处就寝辅助器来为残障人员提供帮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残障人员高处就寝辅助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多数残障人员行动不便,导致在夜间就寝时较为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残障人员高处就寝辅助器,包括底座、推把和限位盘,
所述底座的底部四周设置有滚轮,且底座的的顶部一端固定有L形固定杆,同时L形固定杆的顶部设置有导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端设置有小型卷扬机,且小型卷扬机通过钢丝绳与吊篮相连接;
所述推把固定在底座的一侧,且推把的外侧设置有控制器;
所述限位盘固定在L形固定杆的上方,且限位盘的外侧固定有U形块。
优选的,所述小型卷扬机、钢丝绳和吊篮之间共同构成升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带动残障人员提升高度,以便上床就寝。
优选的,所述吊篮的外侧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与活动套筒相连接,同时活动套筒套接在L形固定杆的表面,且活动套筒的内壁设置有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杆、活动套筒赫尔滚珠之间的相互配合下可以提高吊篮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限位盘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的底部设置有顶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提升过高而导致发生过卷事故。
优选的,所述U形块的内径大于钢丝绳的外径,且U形块的内壁两端设置有清理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对钢丝绳进行清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残障人员高处就寝辅助器,
(1)设置有吊篮和活动套筒,通过小型卷扬机对钢丝绳收卷,即可带动吊篮上升,以便带动残障人员移动至床板上,帮助残障人员上床就寝,在吊篮上升同时,会通过连接杆来带动活动套筒在L形固定杆表面进行滑动,使得能够提高吊篮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提高其实用性;
(2)设置有限位盘和U形块,通过在L形固定杆上方设置限位盘,使得能够对活动套筒的移动范围进行限位,并通过限位盘底部的压力传感器,使得在受到压力后能够通过控制器来关闭小型卷扬机,从而避免出现过卷事故,提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477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的筛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粮食受潮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