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49056.8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47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冯翠娜;张文彪;白云超;宋庆林;董日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卓晨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91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 勘察 取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装置,涉及地质勘察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安装顶板,所述安装顶板底部的两侧对称固定有气缸,两组所述气缸底部输出端均贯穿安装顶板并固定有安装横板,所述安装横板的顶部固定有驱动正反电机,所述驱动正反电机底部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贯穿安装横板的取样螺纹轴,所述安装顶板顶部的一侧位置固定有红外测距仪,且红外测距仪与外部控制终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红外测距仪自动检测到安装横板下移的距离,方便再次启动驱动正反电机和气缸从而将对应深度的土层的土样带到留样板上取出收集,从而可以对对应深度的土样进行精确取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勘察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勘察是对地下水文、土质、岩石等地质情况进行勘探调查的工作过程,地质勘察是建筑工程施工前的必要准备工作之一,在地质勘察工作中需要对地下土层进行取样,传统的地质勘察取样装置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地质勘察取样装置虽然能够对一定深度的地下土层进行取样,但是无法准确对某一深度的土层进行单独取样,使得取出的土样中混有大量其他深度的土样样本进而影响取样的准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装置,包括安装顶板,所述安装顶板底部的两侧对称固定有气缸,两组所述气缸底部输出端均贯穿安装顶板并固定有安装横板,所述安装横板的顶部固定有驱动正反电机,所述驱动正反电机底部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贯穿安装横板的取样螺纹轴,所述安装顶板顶部的一侧位置固定有红外测距仪,且红外测距仪与外部控制终端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对应深度的土层进行取样时,通过红外测距仪自动检测到安装横板下移的距离到达对应深度的土层并将信号传递给外部控制终端,外部控制终端启动气缸收缩并且启动驱动正反电机反向转动从而将土全部带到地面上,将土样全部清扫完毕后再次启动驱动正反电机和气缸从而将对应深度的土层的土样带到留样板上取出收集,方便对对应深度的土样进行精确取样。
可选的,上述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装置中,所述安装顶板底部的两侧对称固定有支撑柱板,两组所述支撑柱板均固定有移动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地质勘察取样装置时,可以通过移动轮将该地质勘察取样装置移动至适当位置处。
可选的,上述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装置中,两组所述支撑柱板的外壁均活动套设有滑框,两组所述滑框外壁分别与安装横板的两侧壁相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横板在移动过程中带动滑框在支撑柱板的外部同步滑动,提高安装横板移动的稳定性。
可选的,上述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装置中,两组所述支撑柱板内侧的底部位置设置有留样板,且留样板底部位置与移动轮底部位置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留样板内部开设有贯穿留样板的取样孔,且取样孔直径尺寸大于取样螺纹轴的外径尺寸,所述留样板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固定孔,两组所述固定孔内部均设置有贯穿固定孔并分别与两组支撑柱板相固定的托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土样进行取样时,取出留样板放置在地面上并使得取样孔恰好处于取样螺纹轴的正下方位置,此时留样板通过固定孔与两组托板相卡合进而使得位置固定,防止该样本与地上的残留土样混杂。
可选的,上述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装置中,两组所述支撑柱板相互靠近一侧侧壁的下端位置对称焊接有定位底板,且定位底板位于留样板和托板的上方位置,两组所述支撑柱板内部相互靠近一侧侧壁均固定镶嵌有磁铁条,两组所述定位底板的顶部位置均设置有留样箱,且留样箱的材质为铁制品。
可选的,上述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装置中,两组所述留样箱的内腔均匀设置有泡沫板,多组所述泡沫板内部均开设有贯穿泡沫板顶部的样本凹槽,两组所述留样箱的正侧壁均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开关门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卓晨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卓晨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490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