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移动的隧道施工用接力抽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49196.5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40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子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金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B01D33/01 |
代理公司: | 重庆壹手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7 | 代理人: | 彭啟强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移动 隧道 施工 接力 排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隧道施工用接力抽排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卡槽,且所述卡槽内腔插接有集水箱,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摆动板、夹板、夹紧垫、竖板、压板、第一弹簧、限位板、T形杆、第二弹簧、底座和万向轮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对集水箱进行安装固定,从而对其进行移动,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伺服电机、转轴、皮带、螺纹杆、螺纹套、连杆和限位杆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带动滤板的左右移动对污水进行挤压,从而充分将污水中的污泥和水分离出来,减少抽排水的次数,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隧道施工用接力抽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建设一般包括公路、铁路、水利、电力等的隧道建设工程,当隧道在富水区域中施工时,会有大量地下水深入隧道,而根据目前施工能力以及“长隧短打”的现有技术,长大隧道一般设置1~5个斜井,该斜井施工至正洞一般为反坡施工,即通过斜井进入正洞施工,在斜井与正洞相交处设置水仓,将正洞的水引入水仓,再把水仓中的集水分级排出斜井,在进行分级排水时需要使用到接力抽排水装置将污水排出。
现有的隧道施工用接力抽排水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对集水箱进行移动,从而增大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现有的接力抽排水装置难以将污水中的污泥和水充分过滤出来,从而需要反复对污水进行抽排,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隧道施工用接力抽排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于移动的隧道施工用接力抽排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卡槽,且所述卡槽内腔插接有集水箱,所述底座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集水箱与底座之间设有安装机构,所述集水箱顶部靠近左侧插接有进水管,所述集水箱内腔中间位置处设有滤板,且所述滤板的右侧设有挤压机构,所述集水箱内腔右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承重板,且所述承重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左侧插接有抽水管,且所述抽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延伸至集水箱的内腔靠近底部处,所述水泵的右侧插接有排水管,且所述排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集水箱的右侧,并延伸至集水箱的外侧,所述集水箱底部靠近左侧处插接有排污管,所述卡槽底部靠近左侧处开设有与排污管相互匹配的通孔,且所述排污管的底端贯穿通孔内腔,并延伸至底座的底部,所述排污管上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两个摆动板,且两个所述摆动板分别位于集水箱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摆动板的底部均与底座的顶部铰接,两个所述摆动板相邻一侧顶部处均固定连接有夹板,且所述夹板靠近集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紧垫,所述底座上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第一空腔,且所述第一空腔内腔顶部设有压板,两个所述压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一空腔内腔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压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竖板,两个所述第一空腔顶部均开设有与竖板相互匹配的开槽,切了两个所述竖板的顶部分别贯穿相邻的开槽内腔,并延伸至底座的顶部,两个所述竖板相邻一侧均与相邻的摆动板相互贴合。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压板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盲孔,所述底座上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第二空腔,且所述第二空腔内腔设有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二空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穿孔,两个所述限位板上均贯穿设有T形杆,两个所述T形杆T形结构较长的一端分别贯穿相邻的第一穿孔,并延伸至第一空腔内腔,且两个所述T形杆T形结构较短的一端分别贯穿相邻的第一穿孔内腔,并延伸至底座的外侧,两个所述T形杆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和第二空腔内腔侧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金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金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491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