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泡菜坛式陶瓷食器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58512.5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93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冬梅;孟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美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G19/02 | 分类号: | A47G1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和氏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0 | 代理人: | 李晓星 |
地址: | 401331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菜 陶瓷 组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泡菜坛式陶瓷食器组合结构,包括汤碗和深碗,所述汤碗开口处设置挡环,所述深碗开口处内壁开设一圈第二凹槽,所述汤碗开口与所述深碗开口对接,所述深碗的第一底座上开设第一凹槽,盘子的第二底座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盘子内放置泡菜碟,碗开口向下扣在所述盘子内,所述泡菜碟位于所述碗内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泡菜坛式陶瓷食器组合结构,将传统泡菜坛造型设计为一人食餐具结构,拆分为碗、泡菜碟、盘子、深碗、汤碗,五件套组合,具备增加使用趣味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菜坛式陶瓷食器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荣昌陶土蕴藏丰富,泥色为红色和白色,红泥含铁量高,白泥主要含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和少量的铁,泥料质细色正,可塑性强,烧结性能好,含水率低,烧失率低,埋藏浅,是最佳的陶瓷原料,素有泥精之美誉。制成的工艺陶产品叩之发声清脆悦耳,体形秀丽精巧,釉质光润,装饰朴素大方,既实用,又美观,具有不渗漏、保鲜好等特点。荣昌陶产品以日用陶为主,泡菜坛整体比例协调,形式美观,造型结构符合泡菜需要,具有良好功能,是最著名的荣昌陶器产品。
目前,陶瓷做成的泡菜坛面临发展现状问题,市面上现有的产品都仅为泡菜坛,而当下社会对于其需求不大,造型单一,长期缺乏创新,严重阻碍了陶瓷产业发展,造成生产公司的损失,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泡菜坛式陶瓷食器组合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泡菜坛式陶瓷食器组合结构,将传统泡菜坛造型设计为一人食餐具结构,拆分为碗、泡菜碟、盘子、深碗、汤碗,五件套组合,具备增加使用趣味性等优点。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泡菜坛式陶瓷食器组合结构,包括汤碗和深碗,所述汤碗开口处设置挡环,所述深碗开口处内壁开设一圈第二凹槽,所述汤碗开口与所述深碗开口对接,所述深碗的第一底座上开设第一凹槽,盘子的第二底座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盘子内放置泡菜碟,碗开口向下扣在所述盘子内,所述泡菜碟位于所述碗内部。
优选的,所述汤碗开口上端所述挡环外侧壁等距离连接四个第一限位块,所述深碗开口处一圈等距离开设四个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底座内壁等距离开设四个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底座外侧壁等距离连接四个第二限位块;所述泡菜碟开口处边缘套接第一橡胶套,所述碗开口处边缘套接第二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挡环上端设置有倒角。
优选的,所述汤碗与所述深碗开口对接时所述挡环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优选的,四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与四个所述第一限位槽相适配;四个所述第二限位槽与四个所述第二限位块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泡菜碟开口处边缘套接第一橡胶套时,所述第一橡胶套外侧壁与所述碗内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碗扣在所述盘子内时所述第二橡胶套外侧壁与所述盘子内壁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汤碗和深碗,汤碗开口与深碗开口对接,深碗的第一底座上开设第一凹槽,盘子的第二底座放置在第一凹槽内,盘子内放置泡菜碟,碗开口向下扣在盘子内,泡菜碟位于碗内部,将传统泡菜坛造型设计为一人食餐具结构,拆分为碗、泡菜碟、盘子、深碗、汤碗五件套组合,满足当下社会对于餐具新颖性的需求,不使用时叠放在一起呈泡菜坛状,增加使用趣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分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汤碗细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深碗细节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深碗底部细节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汤碗细节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美术学院,未经四川美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585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