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林业用害虫捕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61598.7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88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鹏;高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海鹏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22 |
代理公司: | 青海中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3104 | 代理人: | 莫文新 |
地址: | 150025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业 害虫 捕收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业用害虫捕收器,属于林业养护设备技术领域。一种林业用害虫捕收器,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安装有上下固定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方通过支撑架连接有微型电源,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电网,所述电网的内部安装有紫外线灯,所述电网的下方安装有分割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分割组件,当挡板上方的虫子重量较轻时,挡板会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分隔开,使得虫子堆积散发出的气味不易飘到上壳体中,从而使得上壳体中的结构可以正常对虫子进行诱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养护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林业用害虫捕收器。
背景技术
虫子具有趋光性,这是虫子的生理特性决定的,在夜晚环境中,虫子遇到亮光,就会去追逐光源,这就是“飞蛾扑火”的由来。而在林业保养中,对于害虫的防治是不可忽视的,治理害虫时,首先需要对害虫进行引诱,之后将引诱到的害虫进行捕捉和治理,根据虫子的生理特性,通过气味、光线等来进行诱捕。
现有技术中的害虫捕捉装置,通常是利用诱捕结构和收纳装置,将害虫进行诱捕,之后将尸体堆积在收纳装置内部,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对收纳装置进行清理,虽然该装置有益效果较多,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由于收集装置和诱捕结构往往是相通连接,害虫诱捕后尸体堆积在收纳装置内部会腐烂生臭,散发的气味影响诱捕效果,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林业用害虫捕收器。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业用害虫捕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一种林业用害虫捕收器,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安装有上下固定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方通过支撑架连接有微型电源,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电网,所述电网的内部安装有紫外线灯,所述电网的下方安装有分割组件,所述下壳体的底壁和第一支撑板的顶壁之间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安装有连接管,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位于支撑杆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上方设有输送管。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的顶端连接有喇叭壳,所述微型电源位于喇叭壳的中部位置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侧壁与上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网的顶部安装在第二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紫外线灯的一端部与微型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紫外线灯的另一端部穿过第二支撑板中部并延伸至电网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分割组件包括位于下壳体内部的两个分隔板,两个分隔板对称设置,所述分隔板的表面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微型称重模块,所述分隔板的上方安装有挡板,所述分隔板与下壳体的侧壁之间安装有连接铰链,并通过连接铰链转动连接,所述下壳体的外部安装有用以控制连接铰链的控制电机。
优选地,两个所述分隔板相互靠近的端部横截面外侧均设置成弧形,所述挡板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分隔板的横截面形状相同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部与下壳体的内部空腔相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部穿过第一支撑板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板下方。
优选地,所述输送管的一端部与连接管相通连接,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部与收集箱相通连接。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海鹏,未经刘海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615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行进装置的高稳定性支撑骨架
- 下一篇:一种压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