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孔介质渗透率测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63561.8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17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龚维纬;张新疆;钱林弘;崔海龙;张小强;夏欢;冯艳冰;俞利庆;陈刚利;郑越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张杨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介质 渗透 测试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孔介质渗透率测试装置及系统,该测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用于容置多孔介质的容置腔;盖板,所述盖板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相适配的凸起部;用于实现多孔介质轴向密封的轴向密封组件,所述轴向密封组件包括第一轴向密封圈组以及第二轴向密封圈组,所述第一轴向密封圈组设置于所述凸起部的端面,所述第二轴向密封圈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腔底;以及用于实现多孔介质径向密封的径向密封组件,所述径向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凸起部的侧壁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之间,通过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多孔介质的渗透率的测量,达到提高测量装置气密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更进一步的,涉及一种多孔介质渗透率测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多孔介质材料已成为领域研究的热点,具有渗透性能好、高比表面积、材料稳定性好、材料可加工性强、环境适应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过滤、催化、换热、传感、生物、吸声乃至气浮支承等领域;多孔介质的渗透率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多孔介质的透气、过滤性能、催化效率和吸收比等指标均受到渗透率指标的影响。
基于此,如何进行多孔介质的渗透率测量并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故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孔介质渗透率测试装置,通过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多孔介质的渗透率的测量,达到提高测量准确性的目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多孔介质渗透率测试系统,通过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多孔介质渗透率的快速测量,达到提高测量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孔介质渗透率测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用于容置多孔介质的容置腔;盖板,所述盖板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相适配的凸起部;轴向密封组件,所述轴向密封组件包括第一轴向密封圈组以及第二轴向密封圈组,所述第一轴向密封圈组设置于所述凸起部的端面,所述第二轴向密封圈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腔底;以及径向密封组件,所述径向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凸起部的侧壁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之间。
在本方案中,所述底板的容置腔用于容置多孔介质,所述容置腔的形状与多孔介质相适配;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形状相适配的凸起部,在利用所述测试装置进行多孔介质渗透率测试时,将多孔介质放置与所述容置腔中,再将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相互配合,将所述多孔介质的固定在所述容置腔中;且所述测试装置还设置有用于密封多孔介质轴向以及径向的密封组件,在所述凸起部以及所述容置腔相互配合时,所述径向密封组件用于实现所述凸起部以及所述容置腔侧壁的密封,所述轴向密封组件分别与所述多孔介质的两个端面相互配合,实现多孔介质的端部的密封,可有效的提高测量过程中的气密性,从而保证测量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腔的深度小于等于所述凸起部的高度,针对于所述容置腔的深度以及所述凸起部的高度设计,可有效的针对不同厚度的多孔介质的渗透率测量,避免由于多孔质介质厚度不同的原因,导致密封效果降低乃至密封失效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还设置有贯穿所述盖板的贯穿孔,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盖板的侧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贯穿孔以及所述螺纹孔通过螺栓连接底座以及所述盖板,针对于连接结构的设计,能够有效的调整所述盖板以及底座的配合间隙,从而可有针对性的调节轴向密封圈与多孔介质之间的压紧力。
进一步的,所述径向密封组件为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凸起部的外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通气管路,所述盖板设置有第二通气管路,所述凸起部设置有第三通气管路,所述第一通气管路、所述第二通气管路以及所述第三通气管路相互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635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