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配件生产用磨头电动机的吸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65965.0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42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星火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55/06;B24B55/12;B24B41/00;B01D46/10;B01D46/76;B01D46/42 |
代理公司: | 济南光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2 | 代理人: | 张瑜 |
地址: | 250119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桑***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配件 生产 用磨头 电动机 吸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打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摩托车配件生产用磨头电动机的吸尘装置,包括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前侧设置有输出轴,输出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砂轮,电动机的一侧设置有吸尘外壳,吸尘外壳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通管,连通管内固定连接有滤网,撞击机构,包括转动杆,转动杆转动连接在连通管的顶部内壁上,连通管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的右侧设置有撞击杆。该摩托车配件生产用磨头电动机的吸尘装置,通过设置有撞击机构,避免了滤网网孔上出现堵塞的情况,保障了滤网长时间的使用效果,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不需要经常对滤网进行更换,进一步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力度,保障了摩托车配件打磨时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打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摩托车配件生产用磨头电动机的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摩托车配件在加工出来后为了保障其表面的光滑性,因此需要对摩托车配件的表面进行打磨,一般磨光工艺使用的砂轮,主要由金刚砂和刚玉制成,布轮和砂轮是由棉布和少量的粗细砂制成,抛光时被加工的物件上磨下的粉尘,同时砂轮、砂布等也被磨下一定量的粉尘,飞扬在车间空气中,其中铁的含量最多,约占粉尘总量的80%~90%,其他有金刚砂和刚玉等,而且能引起硅肺尘埃沉着病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约占3%以下,磨光工在这种条件下生产如无防护措施就会将粉尘吸入肺内,造成磨光肺尘埃沉着病;
根据上述问题对比现有公开专利:CN108581765A,公开了磨头电动机的吸尘装置,该方案通过在磨光及抛光机的机座下部安装有吸尘机,电动机通过带轮同时驱动抛光轮主轴与风轮叶轮主轴,使抛光或磨光产生的粉尘可通过抛光机自带的风机底下通风道中,再由总排风系统将各抛光机排入风道的粉尘经除尘器净化后排入大气中,但是该方案存在一定的弊端:该方案通过除尘器净化风道中的粉尘,众所周知除尘器往往采用滤网过滤的方式对风道中的粉尘进行过滤,该方案在初期具有很高的过滤效果,但是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风道中的粉尘容易堵塞住除尘器中滤网的网孔,这样就影响了除尘器的过滤效果,为了保障了除尘器的除尘效果,一般都需要将除尘器中的滤网拆除进行更换,这种方式就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影响了摩托车配件打磨时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配件生产用磨头电动机的吸尘装置,解决了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风道中的粉尘容易堵塞住除尘器中滤网的网孔,这样就影响了除尘器的过滤效果,为了保障了除尘器的除尘效果,一般都需要将除尘器中的滤网拆除进行更换,这种方式就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影响了摩托车配件打磨时的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配件生产用磨头电动机的吸尘装置,包括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前侧设置有输出轴,输出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砂轮,电动机的一侧设置有吸尘外壳,吸尘外壳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延伸进吸尘外壳内部并且位于砂轮下方的连通管,吸尘外壳内设置有风机叶轮,连通管内固定连接有滤网;
撞击机构,包括转动杆,转动杆转动连接在连通管的顶部内壁上,转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吹动扇叶轮,连通管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内开设有内置腔,支撑块的右侧设置有左端贯穿内置腔并且最终延伸出支撑块左侧表面与滤网接触的撞击杆,撞击杆与支撑块内壁滑动连接,撞击杆的右端与吹动扇叶轮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绳,连接绳设置在吹动扇叶轮偏心。
优选的,所述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皮带轮,吸尘外壳的后侧表面同样转动连接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
优选的,所述吸尘外壳上的皮带轮前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前端贯穿进吸尘外壳内并且与吸尘外壳内壁转动连接的连接轴,连接轴的前端固定连接在风机叶轮的后侧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撞击杆位于内置腔内的一端上固定套接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右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活动套接在撞击杆上并且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内置腔内壁上的复位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星火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星火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65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