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阻力的中空筒状体浮漂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68186.6 | 申请日: | 202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66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安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文豪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赵维亮 |
地址: | 4143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阻力 中空 筒状体 浮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降低阻力的中空筒状体浮漂,包括漂身、漂杆以及尾漂管,所述漂身固定套接于漂杆上,尾漂管活动套在漂杆的一端部,所述尾漂管两端部的内腔均设置有弧片,两个所述弧片的中部均与漂杆连接,弧片的两端均一体化设置有连接片,以致于将弧片固定在尾漂管的内腔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尾漂管内设置有弧片以及连接片组合后,将漂杆固定在尾漂管内,水通过尾漂管的下端开口进入管体内部,使尾漂管中的水面与外部水面持平,并且由于弧片以及连接片的厚度小,并且迎水面积更小,迎水阻力降低,更加方便垂钓者观察尾漂管在水面上的波动状态,实用性更好,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浮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降低阻力的中空筒状体浮漂。
背景技术
垂钓,自古以来就是国人所喜爱的休闲方式之一。在钓鱼的过程中,钓鱼者可以根据浮漂的上下波动情况来判断鱼咬鱼钩上饵料的情况,因此,浮漂在钓鱼的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浮漂在水中的灵敏度与稳定性是浮漂的两项重要数据,直接决定了浮漂的好坏及钓鱼者渔获的多少。浮漂一般由漂脚、漂身、漂尾3个部分组合而成。漂脚用于固定浮漂,有竹脚、炭脚、玻璃钢较之分。漂身外表涂有防水涂料,这样能够让浮体保持稳定。
市面上常见的浮漂,尤其为漂尾中空状的浮漂管通常为了保证能够与漂脚连接,都是在漂尾管的端口内设置有面积较大的十字管或者多边管,这种情况会导致漂尾管端口部的连接件与水的阻力增大,影响浮漂的实际使用效果。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降低阻力的中空筒状体浮漂,包括漂身、漂杆以及尾漂管,所述漂身固定套接于漂杆上,尾漂管活动套在漂杆的一端部,所述尾漂管两端部的内腔均设置有弧片,两个所述弧片的中部均与漂杆连接,弧片的两端均一体化设置有连接片,以致于将弧片固定在尾漂管的内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块所述连接片相反的一侧壁固定于尾漂管的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弧片与漂杆之间通过胶水粘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片的端部通过胶水与尾漂管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漂杆与弧片连接的端部面与尾漂管远离漂身的那一端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尾漂管内设置有弧片以及连接片组合后,将漂杆固定在尾漂管内,水通过尾漂管的下端开口进入管体内部,使尾漂管中的水面与外部水面持平,并且由于弧片以及连接片的厚度小,并且迎水面积更小,迎水阻力降低,更加方便垂钓者观察尾漂管在水面上的波动状态,实用性更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弧片以及连接片在尾漂管内分布位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弧片以及连接片分布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片在尾漂管上下两端分布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漂身;2-漂杆;3-尾漂管;4-连接片;5-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文豪,未经安文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68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速冷成型装置
- 下一篇:3D打印机的输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