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提高负荷的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75398.7 | 申请日: | 202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76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共成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E04G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提高 负荷 钢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提高负荷的钢结构,包括支撑板、支撑柱、加强架、定位孔、稳位机构和钢梁,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支撑板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该能够提高负荷的钢结构,通过设置的稳位管、弹簧一、稳位柱、支撑台、支撑块一、支撑块二、缓冲板和弹簧二,首先弹簧一可以对稳位柱和支撑台同时进行减震,通过支撑台的减震就可以对钢梁进行减震,从而提高了钢梁支撑强度,然后弹簧二可以对缓冲板和支撑块一同时进行减震,这时支撑块一就可以对支撑台和钢梁同时进行减震,通过弹簧一和弹簧二的配合使用可以很大程度提高钢梁的承受负荷,从而提高了钢梁的支撑力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高负荷的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钢结构不能很好的承受负荷,以及不能很好的起到支撑作用,不便于对钢结构进行固定,而且拆卸钢结构时也不方便,极大的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提高负荷的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能够提高负荷的钢结构,包括支撑板、支撑柱、加强架、定位孔、稳位机构和钢梁,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支撑板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加强架相互靠近的一端与支撑柱顶端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且两个加强架的底端镶嵌于支撑板两端的上表面,所述定位孔分别开设于支撑板顶面的四角处,所述稳位机构的底部与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钢梁卡接于稳位机构顶端的内部。
所述稳位机构包括稳位管、弹簧一、稳位柱、支撑台、支撑块一、支撑块二、缓冲板、弹簧二、缓冲管、紧位弹簧、左卡架、导向孔、换位杆、轴承、右卡架、定位套和摇把,所述稳位管的底部与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的底端与稳位管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稳位柱的底端与稳位管顶端的内腔插接,所述支撑台底面的中部与稳位柱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块一的顶端与支撑台底面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块二相互靠近的一端与稳位管底端的两侧面固定连接,上方和下方的两个缓冲板相互远离一端的正面分别与两个支撑块一和两个支撑块二的正面均通过销轴铰接,且上方和下方的两个缓冲板相互靠近一端的交叉处均通过销轴铰接,两个所述弹簧二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上方和下方的两个缓冲板相互靠近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管的左端镶嵌于支撑台的左侧内壁,所述紧位弹簧的左端与缓冲管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左卡架的左端与缓冲管右端的内腔插接,所述导向孔开设于支撑台右侧面的顶部,所述换位杆的右端与导向孔的内腔插接,所述轴承的内腔固定套接于换位杆左端的外壁,所述右卡架右侧面的中部固定套接于轴承的外部,所述定位套的内腔活动套接于换位杆右端的外壁,所述摇把的顶端与换位杆的右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稳位柱底端的外壁形状和稳位管内腔的形状均为矩形。
优选的,所述换位杆的表面与导向孔的内壁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套右端的外壁设有转杆,且定位套的内壁与换位杆右端的外壁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卡架和右卡架相互靠近一端的形状均为U形。
优选的,所述缓冲管右端的内腔形状与左卡架左端外壁的形状均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稳位管、弹簧一、稳位柱、支撑台、支撑块一、支撑块二、缓冲板和弹簧二,首先弹簧一可以对稳位柱和支撑台同时进行减震,通过支撑台的减震就可以对钢梁进行减震,从而提高了钢梁支撑强度,然后弹簧二可以对缓冲板和支撑块一同时进行减震,这时支撑块一就可以对支撑台和钢梁同时进行减震,通过弹簧一和弹簧二的配合使用可以很大程度提高钢梁的承受负荷,从而提高了钢梁的支撑力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共成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共成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753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