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联动折叠支撑横杆的折叠凳结构和折叠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78182.6 | 申请日: | 2021-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92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于光海;高祖宏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光海;高祖宏宪 |
主分类号: | A47C7/00 | 分类号: | A47C7/00;A47C4/00;A47C7/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联动 折叠 支撑 横杆 结构 折叠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联动折叠支撑横杆的折叠凳结构和/或折叠椅结构,该折叠凳结构和/或折叠椅结构至少包括椅座支杆组和枢接支撑块,其特征在于,该折叠凳结构和/或折叠椅结构还包括联动折叠支撑横杆,该联动折叠支撑横杆包括枢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撑横杆和第二支撑横杆,该第一支撑横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杆围绕枢接点可转动;该联动折叠支撑横杆的数量可设置为1‑4个;该折叠凳结构和/或折叠椅结构收拢时,带动该联动折叠支撑横杆成倒V字型或V字型收拢。该联动折叠支撑横杆及其构成的折叠凳结构和/或折叠椅结构在结构上能实现收放联动,且不增加坐面尺寸和收拢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实型涉及一种椅子,带有联动折叠支撑横杆的折叠凳结构和折叠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折叠椅结构一般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520007705.2的图1所描述的现有技术那样。通常为了折叠后体积小,一般坐面设置在35厘米*35厘米左右。但坐在上面时间稍长,尤其人在上面稍有晃动,坐面在重力作用下,会牵动四条腿往中心移动收拢。原来35厘米*35厘米的水平坐面,就收拢凹陷成30厘米*30厘米,且向内呈凹陷状,这时感觉明显四面夹紧不舒服。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520007705.2的改进点在于让折叠椅展开时椅背靠杆与椅座夹角大于90度,而没有考虑到坐在椅子上会向内凹陷的情况。因此,需要一种不仅轻巧便携、同时坐上去无夹紧感改进的折叠凳结构和折叠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带有联动折叠支撑横杆的折叠凳结构,该折叠凳结构包括:椅座支杆组、以及枢接支撑块,其特征在于,该折叠凳结构还包括联动折叠支撑横杆,其中:该椅座支杆组包括四组椅座支杆,每一组椅座支杆包括两个交叉枢接且围绕枢接中心可转动的椅座支杆,四组椅座支杆分别为构成该折叠凳的前后左右四面椅座的前面一组椅座支杆、后面一组椅座支杆、左面一组椅座支杆、和右面一组椅座支杆;该枢接支撑块包括第一前部下枢接支撑块、第二前部下枢接支撑块、第一后部下枢接支撑块、第二后部下枢接支撑块、第一前部上枢接支撑块、第二前部上枢接支撑块、第一后部上枢接支撑块、和第二后部上枢接支撑块;该前面一组椅座支杆的两个椅座支杆的底部分别枢接在该第一前部下枢接支撑块和该第二前部下枢接支撑块内,该前面一组椅座支杆的两个椅座支杆的顶部分别枢接在该第一前部上枢接支撑块和该第二前部上枢接支撑块内;该左面一组椅座支杆的两个椅座支杆的底部分别枢接在该第一前部下枢接支撑块和该第一后部下枢接支撑块内,该左面一组椅座支杆的两个椅座支杆的顶部分别枢接在该第一前部上枢接支撑块和该第一后部上枢接支撑块内;该右面一组椅座支杆的两个椅座支杆的底部分别枢接在该第二前部下枢接支撑块和该第二后部下枢接支撑块内,该右面一组椅座支杆的两个椅座支杆的顶部分别枢接在该第二前部上枢接支撑块和该第二后部上枢接支撑块内;该后面一组椅座支杆的两个椅座支杆的底部分别枢接在该第一后部下枢接支撑块和该第二后部下枢接支撑块内,该后面一组椅座支杆的两个椅座支杆的顶部分别枢接在该第一后部上枢接支撑块和该第二后部上枢接支撑块内;该联动折叠支撑横杆包括第一联动折叠支撑横杆,该第一联动折叠支撑横杆包括枢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撑横杆和第二支撑横杆,该第一支撑横杆和该第二支撑横杆围绕枢接点可转动;该第一联动折叠支撑横杆枢接在该第一前部上枢接支撑块和该第一后部上枢接支撑块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折叠凳结构,该联动折叠支撑横杆还包括第二联动折叠支撑横杆,该第二联动折叠支撑横杆包括枢接在一起的两个支撑横杆,该两个支撑横杆围绕枢接点可转动;该第二联动折叠支撑横杆枢接在该第二前部上枢接支撑块和该第二后部上枢接支撑块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折叠凳结构,该第一后部上枢接支撑块和该第二后部上枢接支撑块的结构与其他枢接支撑块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折叠凳结构,该第一支撑横杆的横截面为U 型或L型;该第二支撑横杆(4012)为平面或带有突起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光海;高祖宏宪,未经于光海;高祖宏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781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生壶
- 下一篇:一种便于散热的集成电路封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