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用于实现一键启动功能的汽轮机及发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80146.3 | 申请日: | 202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29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苗亮亮;任江涛;齐博;高伟;靖维勋;周政;洪建军;宋啟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9/00 | 分类号: | F01D19/00;F01D17/10;F01D17/26;F01D15/10;F01D21/00;F01D2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用于 实现 启动 功能 汽轮机 发电 机组 | ||
1.一种能够用于实现一键启动功能的汽轮机,包括汽轮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汽轮机主体内包括电动盘车(1)和主汽速关阀(3),还包括危急遮断油门(2);
所述的电动盘车(1)通过电动盘车液压操作装置(4)进行控制,所述的危急遮断油门(2)通过危急遮断油门挂闸液压操作装置(5)进行控制,所述的主汽速关阀(3)通过主汽速关阀液压操作装置(6)进行控制;
所述的电动盘车(1)包括电动盘车主体,电动盘车主体的盘车壳体(101)上开设有两端开放的滑阀腔(102),所述的滑阀腔(102)内安装有触头推动滑阀(103),触头推动滑阀(103)能够在滑阀腔(102)内沿着轴向往复运动,触头推动滑阀(103)带动盘车触头(104)往复运动;
所述的滑阀腔(102)从外至内依次分为同轴一体连通的活塞腔(10201)、弹簧腔(10202)和触头带动腔(10203);活塞腔(10201)的内径大于弹簧腔(10202)的内径,弹簧腔(10202)的内径大于触头带动腔(10203)的内径;
所述的电动盘车主体的盘车壳体(101)上还设置有与弹簧腔(10202)相连通的起动油通道(105);
所述的触头推动滑阀(103)从外至内依次分为同轴一体成型的手轮安装段(10301)、活塞(10302)、连接段(10303)和触头带动段(10304);所述的活塞(10302)的外径大于触头带动段(10304)的外径,触头带动段(10304)的外径大于连接段(10303)的外径,连接段(10303)的外径大于手轮安装段(10301)的外径;
所述的活塞腔(10201)的外端安装有端盖(106),所述的手轮安装段(10301)密封式穿过端盖(106)上的通孔与外部的小手轮(107)相连接;
所述的活塞(10302)安装在活塞腔(10201)内,活塞(10302)的外径小于活塞腔(10201)的内径,活塞(10302)与活塞腔(10201)之间形成导流环隙(108);所述的端盖(106)上设置有伸入活塞腔(10201)内与活塞腔(10201)相配合的凸环(109),凸环(109)的内端面能够与活塞(10302)的外端面接触,凸环(109)的内端面上沿着径向开设有两端开放的导流槽(110),导流槽(110)与导流环隙(108)相连通;凸环(109)和手轮安装段(10301)之间的活塞外端面为活塞(10302)的外工作面(111);连接段(10303)外的活塞内端面为活塞(10302)的内工作面(112),活塞(10302)的外工作面(111)的面积大于内工作面(112)的面积;起动油通过导流环隙(108)和导流槽(110)施加在活塞(10302)的外工作面(111)上推动触头推动滑阀(103)运动;
所述的连接段(10303)位于弹簧腔(10202)内,连接段(10303)上套装有触头复位弹簧(113),触头复位弹簧(113)的外端顶在活塞(10302)的内端面上,触头复位弹簧(113)的内端顶在弹簧腔(10202)与触头带动腔(10203)之间的端面上;
所述的触头带动段(10304)的外径等于所述的触头带动腔(10203)的内径,触头带动段(10304)密封式配合安装在触头带动腔(10203)内,触头带动段(10304)的端部安装有盘车触头(104);
所述的危急遮断油门(2)包括壳体(201),壳体(201)的轴向前端为前端面(202),壳体(201)的轴向后端安装有可拆卸的后端盖(20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01)内安装有能够沿着壳体(201)轴向运动的滑阀(204),所述的滑阀(204)包括滑阀主轴(20401),滑阀主轴(20401)上还设置有第一凸肩(20403)和第二凸肩(20404),滑阀主轴(20401)的头端伸出前端面(202),滑阀主轴(20401)的后端伸出后端盖(203);滑阀主轴(20401)的头端开设有挂闸卡口(20402)和打闸斜面(20407),挂闸卡口(20402)的底部边缘与打闸斜面(20407)的头端边缘相连;
所述的壳体(201)内从前至后还依次设置有第一分割环座(205)和第二分割环座(206),所述的前端面(202)和第一分割环座(205)之间为起动油腔(207),起动油腔(207)上开设有起动油口(208),所述的第一分割环座(205)和第二分割环座(206)之间为速关油腔(209),速关油腔(209)上开设有速关油口(210),所述的第二分割环座(206)和后端盖(203)之间为压力油腔(211),压力油腔(211)上开设有压力油口(212);所述的第一分割环座(205)上沿着径向开设有贯通的多个回油孔(213);
所述的后端盖(203)上同轴设置有伸入压力油腔(211)内的套筒(221),套筒(221)的尾端固定在后端盖(203)上,套筒(221)的头端开放,滑阀主轴(20401)穿过套筒(221)内;套筒(221)靠近头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压力油口(212)与压力油腔(211)的连通孔(222);
所述的第一凸肩(20403)与第一分割环座(205)相配合能够形成起动油腔(207)与速关油腔(209)之间的密封盘且第一凸肩(20403)能够封堵所述的多个回油孔(213);第二凸肩(20404)与第二分割环座(206)相配合能够形成速关油腔(209)与压力油腔(211)之间的密封盘且第二凸肩(20404)能够封堵连通孔(222);
所述的第二凸肩(20404)在套筒(221)内运动,第二凸肩(20404)、套筒(221)和后端盖(203)形成一个封闭的弹簧安装腔(223),弹簧安装腔(223)内的滑阀主轴(20401)上套装有打闸压缩复位弹簧(214),打闸压缩复位弹簧(214)的一端顶在第二凸肩(20404)上,打闸压缩复位弹簧(214)的另一端顶在后端盖(203)上;
所述的壳体(201)的轴向前端还设置有挂钩安装座(215),挂钩安装座(215)上通过销轴(220)可转动式安装有挂钩(216),挂钩(216)以转动中心所在位置为分割点分割为一体成型的三部分,分别为钩体(21601)、受拉头(21602)和锁定头(21603);挂钩(216)的径向上部为与汽轮机主轴(7)相配合实现挂闸和打闸的钩体(21601);挂钩(216)的径向下部为受拉头(21602),受拉头(21602)上安装有挂闸拉伸复位弹簧(217)的一端,挂闸拉伸复位弹簧(217)的另一端安装在挂钩安装座(215)上,挂闸拉伸复位弹簧(217)沿着轴向布设;挂钩(216)的轴向后部为沿着轴向设置的锁定头(21603),所述的挂钩(216)与汽轮机主轴(7)之间处于挂闸状态时,滑阀(204)的挂闸卡口(20402)扣合在锁定头(21603)的尾端;所述的挂钩(216)在汽轮机的危急遮断器的推动下与汽轮机主轴(7)之间处于打闸状态时,滑阀(204)的打闸斜面(20407)进给至锁定头(21603)尾部的上方压住锁定头(21603);
所述的主汽速关阀(3)包括主汽速关阀主体(301),主汽速关阀主体(301)中的油缸活塞杆(302)通过油缸(304)内的油缸活塞(303)带动,所述的油缸活塞(303)为前端开放的筒体,油缸活塞(303)内安装有第二复位弹簧(305)的一端,第二复位弹簧(305)的另一端伸出油缸活塞(303)的前端安装在弹簧座(306)的后端上,弹簧座(306)的前端能够接触推动活塞盘(307),活塞盘(307)上安装有油缸活塞杆(302),油缸活塞杆(302)伸出油缸(304)的油缸前端盖(30402)且能够在油缸(304)内伸缩运动;
所述的油缸(304)包括油缸缸体(30401),油缸缸体(30401)前部设置有油缸前端盖(30402),油缸缸体(30401)的后端设置有油缸后端盖(30403),油缸缸体(30401)内靠近油缸后端盖(30403)的位置设置有试验活塞(30404);所述的油缸缸体(30401)的内壁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三分割环座(30405)和第四分割环座(30406),第三分割环座(30405)和第四分割环座(30406)均与油缸活塞(303)的外壁密封式接触;
所述的油缸前端盖(30402)和第三分割环座(30405)之间为第二速关油腔(308),第二速关油腔(308)上开设有第二速关油口(309),所述的第三分割环座(30405)和第四分割环座(30406)之间为回油油腔(310),回油油腔(310)上开设有第二回油口(311);所述的第四分割环座(30406)与试验活塞(30404)之间为第二起动油腔(312),第二起动油腔(312)上开设有第二起动油口(313);
所述的油缸活塞(303)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二连通孔(314),第二连通孔(314)能够与回油油腔(310)相连通;
所述的试验活塞(30404)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凸环(30407),第二凸环(30407)能够与油缸活塞(303)的后端面接触,所述的油缸活塞(303)的后部开设有一端连通油缸活塞(303)的侧壁且另一端连通油缸活塞(303)的后端面的导流孔(315),导流孔(315)能够导通被油缸活塞(303)分割的第二起动油腔(3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801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