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腔颌面外科设备的钻头保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82447.X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76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张于涵;史敬存;吴梓谦;张士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19/02 | 分类号: | A61C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源源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腔 外科 设备 钻头 护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颌面外科设备的钻头保护罩,所述口腔颌面外科设备包括操作柄和钻头,所述操作柄的一端设有安装凸台,所述钻头从安装凸台插入操作柄,其特征在于,钻头保护罩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手柄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嵌套固定在安装凸台外,所述第一套筒包裹在钻头外并且距离钻头一定间隙,所述手柄套筒嵌套在操作柄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保护周围的软组织、隔热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口腔颌面外科设备的钻头保护罩。
背景技术
口腔颌面外科设备有着创伤小,精准等特点,目前已广泛用于各类囊肿和肿瘤手术中去骨,截骨操作及各类正颌外科手术中。口腔颌面外科设备主要是由控制器、电动机、操作柄和各类骨钻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能驱动电动机轴或利用电能产生压缩空气为动力,经过传动机构产生运动,带动机头上的钻头转动,从而进行各方向的去骨及截骨操作。
但是在口腔颌面外科设备的操作过程中,颌面部的手术多在窄而深的腔隙中进行,视野范围与操作空间较小,在钻头的转动过程中容易接触到周围的软组织,如:唇、舌、颊黏膜,造成软组织损伤,也容易接触到周围的脂肪组织,如:颊脂垫,造成脂肪缠绕,给手术的进程造成一定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口腔颌面外科设备的钻头保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口腔颌面外科设备的钻头保护罩,所述口腔颌面外科设备包括操作柄和钻头,所述操作柄的一端设有安装凸台,所述钻头从安装凸台插入操作柄,其特征在于,钻头保护罩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手柄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嵌套固定在安装凸台外,所述第一套筒包裹在钻头外并且距离钻头一定间隙,所述手柄套筒嵌套在操作柄外。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和安装凸台外壁过盈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钻头的端部从第一套筒露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为一个整体的套筒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套筒包括两个开合部,每个开合部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套筒。
进一步地,两个开合部上设有卡扣结构,当两个开合部合拢后通过卡扣结构互相固定。
进一步地,整体为透明罩体。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套筒的内壁设有隔热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和钻头之间的间隙为0.3~0.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手柄套筒的厚度均为1~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隔离周围软组织与高速转动的杆接触,保护周围的软组织,保障了手术中口腔颌面外科设备的安全使用;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长期工作后发烫的操作柄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
2、手柄套筒包括两个开合部,便于安装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口腔颌面外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钻头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钻头保护罩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钻头保护罩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1、操作柄,11、锁紧环,2、钻头,3、安装凸台,4、第一套筒,5、第二套筒,6、手柄套筒,61、开合部,62、卡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824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