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控制移动和升降的流场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85076.0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50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王渊洋;谭均军;郭文韬;石小涛;柯森繁;王宇;刘振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P5/24 | 分类号: | G01P5/24;G01B11/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焦磊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控制 移动 升降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自动控制移动和升降的流场测量装置,包括H形支撑架,H形支撑架上设置有F形固定架,F形固定架上设置有旋转电机、光滑固定杆组和红外测距传感器,旋转电机输出轴与丝杆连接,丝杆与水平移动块螺纹配合,水平移动块一侧设置有反射板,反射板与红外测距传感器配合;水平移动块另一侧设置有U形固定架,U形固定架上设置有旋转电机、光滑固定杆组和红外测距传感器,旋转电机输出轴和丝杆配合,丝杆和垂直升降块螺纹配合,垂直升降块一侧设置有反射板,反射板与红外测距传感器配合,垂直升降块另一侧设置有声学多普勒流速仪;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和移动过程,能够在任一测点位置、任一水深条件下进行高效率的精准测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场监测实施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可自动控制移动和升降的流场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主要运用多普勒原理,采用遥距测量测量的方式测量实验槽段内的真实流场状态。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在工作时将其探头伸入流场中,通过接收识别发射探头的超声信号,对采样点进行测量。在流场实际测量时,一般将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固定在专用支架上,通过移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探头的空间位置测量不同水深条件、不同断面条件下的流场水力信息。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支架针对同一断面的不同的采样点需要人工手动实现转点,同时不稳定,也移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自动控制移动和升降的流场测量装置,在保证仪器能够对流场安全测量的前提下,通过升降和移动过程,能够在任一测点位置、任一水深条件下进行高效率的精准测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动控制移动和升降的流场测量装置,包括H形支撑架,H形支撑架上设置有F形固定架,F形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第一光滑固定杆组和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输出轴与第一丝杆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与水平移动块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光滑固定杆组与水平移动块滑动配合,所述水平移动块一侧设置有第一反射板,所述第一反射板与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配合;所述水平移动块另一侧设置有U形固定架,U形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第二光滑固定杆组和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第二旋转电机输出轴和第二丝杆配合,第二丝杆和垂直升降块螺纹配合,所述第二光滑固定杆组与垂直升降块滑动配合,所述垂直升降块一侧设置有第二反射板,所述第二反射板与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配合,垂直升降块另一侧设置有声学多普勒流速仪。
优选地,所述垂直升降块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圈,固定圈内固定声学多普勒流速仪。
优选地,所述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输出端、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输出端和声学多普勒流速仪输出端均与计算机输入端连接,所述计算机信号输出端通过PLC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旋转电机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第二旋转电机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H形支撑架四角区域设置有可伸缩支腿,可伸缩支腿底部设置有带制动机构的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设有多排限位孔,固定板与垂直升降块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仪器能够对流场安全测量的前提下,通过升降和移动过程,能够在任一测点位置、任一水深条件下进行高效率的精准测量。
附图说明
图1 为一种可自动控制移动和升降的流场测量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旋转电机所在区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旋转电机所在区域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H形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固定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未经三峡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850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